🔒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社交关系最“爽”的部分是最后的鞭尸行为

2024年8月11日 23:07
作者 ONO

没想到啊,没想到!《怨妇和渣男总是成对出现》的故事还能继续。

当时为了解决“姐妹撕逼”的事情,他们建了一个群,群里面吵架看上去是在“还原真相”,但核心还是释放情绪。那个群在情绪发泄完后就及时解散了,原本以为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但它的影响仍在持续。直到今天,两“姐妹”又在公共群里爆发了争吵,吵的内容并没有升级,甚至跟当时她们在群里吵的内容雷同。


我把这种“明明已经吵过的话题,反复拿出来重新争吵,看上去是在吵当下的话题,但所有的心结都来自于一个历史事件的行为”称之为“社交鞭尸”。诚如字面之意,是因为其中一个人已经是一具“尸体”,他无法反驳无法自证甚至再也得不到信任,才有鞭尸的快感——因为死人不会说话,就算开口说话了,也需要再次背负了一身的罪名被推上过火刑架重烤一遍。如何让烤焦的肉更美味呢?那就需要更多的“佐料”,所谓佐料,就是上一次吵架完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又如何发展、经历了什么、越想越想不通的心结就变成了更大的情绪,然后一口气地撒到尸体上面。

一般来说,符合“社交鞭尸”的,往往需要一个“过错方”,因为过错方的天然劣势,就自动变成了“尸体”,只要曾经的社交关系里受伤的那个人没有走出来,就可以随时成为“虐待狂”进行鞭尸,且只要掐住那个过往的点就可以顺利成章地发泄情绪。不仅仅是社交,很多已经发展成虐恋的亲密关系也常常有鞭尸行为——男方出轨,双方没有分手,男方出轨的事实就成了随时可以被女方拿捏的罪过,无论未来吵什么架,是不是男方的错都可以回到这个最初的原点,然后女的歇斯底里、男的下跪、乐此不疲、天长地久。

但是“鞭尸”行为本身会因为强烈的重复性,会让人觉得乏味,如何把老方法玩出新花样呢?那就要在“吵什么”上下点功夫。


一般来说,人们在吵架,特别是亲密关系里的争吵都在吵些什么?

1、两个人在为“解决方案”吵架;例如情人节你要加班但是我希望你陪我看电影。

2、两个人在为“情绪价值”吵架;例如你最近越来越不关心我了。

3、两个人一个在寻找“解决方案”而另一个在索取“情绪价值”;这是很多情侣吵架翻来覆去、死去活来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在永远吵不到点上,甚至还会扯出越来越多的东西。

4、两个人从一个具体的事件吵到了形而上层面;例如你为什么不倒垃圾?我觉得你根本没意识到这是我们的家,我觉得我们真的不适合在一起。(群友建政时吵到了人身攻击的层面,就是因为进入到了捍卫尊严的层面)

很显然,如果人们都是按照1或2的方式吵架,矛盾很快就会被解决,矛盾没有了、问题解决了,自然就没办法继续鞭尸了。所以想要持续鞭尸,就要学会3和4的吵法。一个人提供“解决方案”,另一个人索要“情绪价值”,对方被逼急了就会无奈地问“我到底要怎么做你才会高兴”,这句话简直就是为“鞭尸”量身准备的——“这是你搞出来的事情,现在你来问我该怎么做”;相反,对方因为反复鞭尸被逼急了,也会变得情绪化,想要继续鞭尸,就要保持冷静,变成那个纠缠“解决方案”的人——“你现在还有情绪了?难道这件事情一开始不是你造成的吗?”

“社交鞭尸”享受的就是持续保持上位者的身份以获得被关注、拉扯感、甚至是自我圣洁化。


如果你是那个被“鞭尸”的人,想要破局也很简单。

吵架是需要时时刻刻同步你们在吵什么,当对方开始无理取闹的时候,迫使对方确认此时此刻你们到底是要讨论事情的“解决方案”还是优先来“安抚情绪”。否则这个架是永远吵不完的,一旦当对方切换赛道或绕开,就必须要再次同步“我们到底在吵什么”。不过,如果对方确实只是想要“鞭尸”,那你就要重新考虑,这段关系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如果仅仅是因为你可以被反复“鞭尸”让对方有存在感,那这段关系对你而言并不是健康的。

另外,吵架上升到形而上问题,那就不要继续吵下去,而是两个人来讨论这个哲学问题是如何一步步诞生的,往往都是一个非常历史的心结没有解开,而累计成了大问题。


“社交鞭尸”之所以让人“成瘾”,因为这是一个难得有明确靶向、且“尸体”很难反抗的情绪发泄通道。它跟拳击打沙包不一样,因为沙包不会给你反馈,但是“尸体”可以,他逃走了可以被我拉回来、也会因为我的情绪而煽动情绪、他如果开始冷静地讲道理那我可以通过情绪发泄让这个架无休止地吵下去。特别是当这些争执是在微信群、聚会上的时候,当有了外人的见证,“尸体”和“虐待狂”的身份就可以得到更多关注,就可以让更多人知道“尸体”的罪证。

这样的不平等关系保持越久,就越是让人着迷——我在惩罚他、我在享受我的道德绑架、我在期待人们看清他丑陋的嘴脸、我希望他身同感受对我造成的伤害……

但是别忘了,“任何能量都是守恒的”——不平等的关系也会有它该有的平衡出口,当这一切发泄完毕之后,见证者会突然意识到谁才是那个“弱者”——这是人们对争吵最直观的感受和判断,而且人们会倾向于和稀泥的方式去调整平衡,于是渐渐的,见证者会让“鞭尸”的戏码回归到平衡的游戏——他们同情“尸体”,开始渐渐意识到“虐待狂”才是那个歇斯底里的人……


“爽吗?”

“爽过了也要付出代价。”

onojyun

吵赢架的底层逻辑

2024年5月22日 22:05
作者 ONO

工作室因为项目核心在自己手上,所以裁员就变成了一种成本控制的根本途径,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对“生产线”不会有任何影响。这段时间工作室也确实在经历裁员的事情,为此,我和妻子的助理也有些“焦虑”,她并不是担心自己被裁员,而是她觉得自己也应该去找份工作,把在我们这里的工作当作兼职。我记录了她的原话,而这句原话里有诸多值得玩味和思考的地方。

“我觉得你们给我这个工资,并不匹配我为你们做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我应该去找份工作,我的能力肯定可以很快找到合适的,这样也能为你们节约成本。”

一层一层地来剥开这里面的逻辑:里面有好几个看似因果的关系。是因为要“节约成本”所以“想去找份工作”,再次,是因为“我做的事情不够你们给的工资”,所以“想去找份工作”。

如果用“主观”和“客观”来拆解这些因果,就会找到问题:“节约成本”是客观事实,是因为工作室要开源节流,所以正在裁员;“你们给的工资过高”也是客观的事实,因为这个行为的发出人不是她自己;所以这两个“客观条件”促成了一个“主观选择”——“我想去找份工作”。

显然,用一个“客观条件”导致了“主观选择”,这可以非常轻松地抛开主观选择的责任——她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公司并没有任何罪恶感。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旁听了一对夫妻的对话,丈夫挂断一通面试电话后,丈夫以单休拒绝了对方的邀请。丈夫向妻子解释,自己不希望选择单休的工作。妻子则回应说:如果工资很好,找一份单休的工作也没事,我是觉得单休对身体的伤害太大了。我听得有些云里雾里,所以追问这位妻子:“你是希望你丈夫是找一份双休的工作吗?”

她并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继续绕圈子:“我希望他找一份双休的工作,因为这样对他的健康和精力都好。”

“我希望他找一份双休工作”这是一个“主观请求”,而前提条件是“这样对他健康和精力都好”确实是一个“客观条件”,那这个时候如果丈夫觉得单休的工作自己身体吃得消,就从根本上推翻了这个“主观请求”。妻子希不希望丈夫找一份双休的工作呢?当然希望,我想问的问题就是如此——“我希望”是“主观请求”,对应地,它应该有一个“主观条件”作为前提。

比如,妻子不愿意丈夫找一份单休的工作,是因为她希望能和对方有更多周末享受二人世界的时间。

这个“我希望”就能说通,丈夫再想找一份单休的工作,就得考虑这个“原则”,为了两人的婚姻关系,他就要考虑自己是不是应该找一份双休工作。


回到我助理的那段话里,出问题的,就是她用“客观条件”来解释了自己的“主观选择”。所以我们当下告诉她,如果你觉得你没有做到你工资匹配的事情,那我们自然有增加工作量和难度的方法,如果做到了所谓的“公平”,那她还会主观选择换份工作吗?显然,逻辑bug出现了。

用一个“客观条件”推导“主观选择”看上去是一个很逻辑学的东西,但早就出现在我们生活里了。比如一些中国式家长,把自己的拮据原因解释为“妈妈这样做也是想把好的留给你,我都是为了你好”;“我不告诉你,还不是怕你不高兴”;“我不想跟你说下去了,你根本不理解我”——是不是开始翻白眼了?

“客观条件”看上去成立,但都是当事人主观臆断的——母亲认为对孩子好的事情,情侣认为对方一定会不高兴,以及话都不说清楚就觉得对方听不懂。反之,如果当事人否定了“主观条件”的真实性,比如孩子觉得母亲给的好不是自己想要,情侣一方觉得不告知才是不高兴的原因,以及对方决定彼此好好谈谈,就会出现刚才的逻辑bug。为了维持这个公式的神圣性,另一套系统就会启动:当事人否定“客观条件”的事实,恰恰就是落入了“客观条件”的自证圈套——母亲会叫嚷着孩子忤逆她,情侣会就杆爬说“你看吧你看吧,你这就开始不高兴了”,“好好谈,你不就是想要当爹说教我吗”。

现在知道以后要怎么吵架了吧,当发现对方用一个“客观条件”解释他的“主观选择”时,去找到那个“主观选择”背后的“主观条件”到底是什么。

方法论我刚才说啦,追问对方:你希望我做什么?把他拉回到他的主观赛道上。

image-5

onojyun

  • 没有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