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社交关系最“爽”的部分是最后的鞭尸行为

2024年8月11日 23:07
作者 ONO

没想到啊,没想到!《怨妇和渣男总是成对出现》的故事还能继续。

当时为了解决“姐妹撕逼”的事情,他们建了一个群,群里面吵架看上去是在“还原真相”,但核心还是释放情绪。那个群在情绪发泄完后就及时解散了,原本以为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但它的影响仍在持续。直到今天,两“姐妹”又在公共群里爆发了争吵,吵的内容并没有升级,甚至跟当时她们在群里吵的内容雷同。


我把这种“明明已经吵过的话题,反复拿出来重新争吵,看上去是在吵当下的话题,但所有的心结都来自于一个历史事件的行为”称之为“社交鞭尸”。诚如字面之意,是因为其中一个人已经是一具“尸体”,他无法反驳无法自证甚至再也得不到信任,才有鞭尸的快感——因为死人不会说话,就算开口说话了,也需要再次背负了一身的罪名被推上过火刑架重烤一遍。如何让烤焦的肉更美味呢?那就需要更多的“佐料”,所谓佐料,就是上一次吵架完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又如何发展、经历了什么、越想越想不通的心结就变成了更大的情绪,然后一口气地撒到尸体上面。

一般来说,符合“社交鞭尸”的,往往需要一个“过错方”,因为过错方的天然劣势,就自动变成了“尸体”,只要曾经的社交关系里受伤的那个人没有走出来,就可以随时成为“虐待狂”进行鞭尸,且只要掐住那个过往的点就可以顺利成章地发泄情绪。不仅仅是社交,很多已经发展成虐恋的亲密关系也常常有鞭尸行为——男方出轨,双方没有分手,男方出轨的事实就成了随时可以被女方拿捏的罪过,无论未来吵什么架,是不是男方的错都可以回到这个最初的原点,然后女的歇斯底里、男的下跪、乐此不疲、天长地久。

但是“鞭尸”行为本身会因为强烈的重复性,会让人觉得乏味,如何把老方法玩出新花样呢?那就要在“吵什么”上下点功夫。


一般来说,人们在吵架,特别是亲密关系里的争吵都在吵些什么?

1、两个人在为“解决方案”吵架;例如情人节你要加班但是我希望你陪我看电影。

2、两个人在为“情绪价值”吵架;例如你最近越来越不关心我了。

3、两个人一个在寻找“解决方案”而另一个在索取“情绪价值”;这是很多情侣吵架翻来覆去、死去活来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在永远吵不到点上,甚至还会扯出越来越多的东西。

4、两个人从一个具体的事件吵到了形而上层面;例如你为什么不倒垃圾?我觉得你根本没意识到这是我们的家,我觉得我们真的不适合在一起。(群友建政时吵到了人身攻击的层面,就是因为进入到了捍卫尊严的层面)

很显然,如果人们都是按照1或2的方式吵架,矛盾很快就会被解决,矛盾没有了、问题解决了,自然就没办法继续鞭尸了。所以想要持续鞭尸,就要学会3和4的吵法。一个人提供“解决方案”,另一个人索要“情绪价值”,对方被逼急了就会无奈地问“我到底要怎么做你才会高兴”,这句话简直就是为“鞭尸”量身准备的——“这是你搞出来的事情,现在你来问我该怎么做”;相反,对方因为反复鞭尸被逼急了,也会变得情绪化,想要继续鞭尸,就要保持冷静,变成那个纠缠“解决方案”的人——“你现在还有情绪了?难道这件事情一开始不是你造成的吗?”

“社交鞭尸”享受的就是持续保持上位者的身份以获得被关注、拉扯感、甚至是自我圣洁化。


如果你是那个被“鞭尸”的人,想要破局也很简单。

吵架是需要时时刻刻同步你们在吵什么,当对方开始无理取闹的时候,迫使对方确认此时此刻你们到底是要讨论事情的“解决方案”还是优先来“安抚情绪”。否则这个架是永远吵不完的,一旦当对方切换赛道或绕开,就必须要再次同步“我们到底在吵什么”。不过,如果对方确实只是想要“鞭尸”,那你就要重新考虑,这段关系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如果仅仅是因为你可以被反复“鞭尸”让对方有存在感,那这段关系对你而言并不是健康的。

另外,吵架上升到形而上问题,那就不要继续吵下去,而是两个人来讨论这个哲学问题是如何一步步诞生的,往往都是一个非常历史的心结没有解开,而累计成了大问题。


“社交鞭尸”之所以让人“成瘾”,因为这是一个难得有明确靶向、且“尸体”很难反抗的情绪发泄通道。它跟拳击打沙包不一样,因为沙包不会给你反馈,但是“尸体”可以,他逃走了可以被我拉回来、也会因为我的情绪而煽动情绪、他如果开始冷静地讲道理那我可以通过情绪发泄让这个架无休止地吵下去。特别是当这些争执是在微信群、聚会上的时候,当有了外人的见证,“尸体”和“虐待狂”的身份就可以得到更多关注,就可以让更多人知道“尸体”的罪证。

这样的不平等关系保持越久,就越是让人着迷——我在惩罚他、我在享受我的道德绑架、我在期待人们看清他丑陋的嘴脸、我希望他身同感受对我造成的伤害……

但是别忘了,“任何能量都是守恒的”——不平等的关系也会有它该有的平衡出口,当这一切发泄完毕之后,见证者会突然意识到谁才是那个“弱者”——这是人们对争吵最直观的感受和判断,而且人们会倾向于和稀泥的方式去调整平衡,于是渐渐的,见证者会让“鞭尸”的戏码回归到平衡的游戏——他们同情“尸体”,开始渐渐意识到“虐待狂”才是那个歇斯底里的人……


“爽吗?”

“爽过了也要付出代价。”

onojyun

清明祭祀的是亡者,还是自我感动?

2024年4月1日 11:00
作者 ONO

给亡者烧纸别墅,亡者住得进去吗?其实也不能。先扯点正儿八经的封建迷信——事实上,烧房子、车子、各种面值的钞票都是没用的,只有用锡箔叠出来的元宝才是“下面”的通用货币。

最近有一个很“无聊”的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南通清明节给亡者烧纸,都是烧占据了半个街道的巨型纸城堡。这玩意儿要烧起来,亡者能不能感受到不一定,但是活人一定能感受到震撼。

我向来不是一个支持“烧纸”的人,每次陪同家人扫墓时,我都会半开玩笑说“烧这些几百亿的纸币,下面早就通货膨胀了”。其实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墓园烧纸,都是在每个区域的公共区域,有时候陌生人也会跟着一起烧纸,烧什么、烧多少都变成了“烧纸”时的乐趣。

这家烧的是最传统的纸钱,而那家烧的是面值几千亿的天地银行发行钞,这家明年开始烧纸房子,而那家明年就开始烧纸扎的劳斯莱斯……一旦清明烧纸,从烧给亡者用变成烧给活人看的游戏,最后就会出现SSR级别的物品——豪华纸别墅。

人还活着的时候,比孝很难,但是人死了,比孝就变成了每年清明忌日最大的赛场。


前几天还看到一个事件,家长会之前,老师让学生给自己的家长写一封信。等到家长会时,由家长在自己孩子的课桌上拆开阅读。一个家长用手机记录自家孩子的书信——别人家长拿到的都是孩子洋洋洒洒写下大半篇内容的信,一些家长甚至在阅读书信时,手还微微颤抖道不尽的感动。环顾左右后,这个用手机拍摄的家长,把镜头落回到自己手中的书信上——孩子只是画了两个笑脸。

显然,这个家长用镜头语言,说出了这些书信的真谛——他不是写给家长的,而是用来比孝的。感恩教育教化出来的“感谢”就连标点符号都是一样的——比如文章最后的那个肺腑感谢的符号,多半是感叹号。

画两个笑脸在这种模板教育下来看,它简直是“大逆不道”,但我们无法从主观上,证实这份书信的小孩当时在想什么——换做我,我过去还真拒绝过写这样的家长会表演书信,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写,我的借口是“我最近又没有做错什么,不用检讨自己”,老师拿我没办法就给堵住我的嘴,担心更多同学效仿我。最后,我还贴心地在课桌上放了自己的周记本,怕我妈看见别人家都有“感恩信”而感到尴尬和难堪。

当大家都用同一种模版比孝的时候,内容的多少固然是比赛的一部分,但更关键也得看另一个更主要的演员会演到什么程度。


母亲在足球场的看台上,看着自己儿子挥汗比赛,终于他的儿子进了球,在人群的欢呼声中她喜极而泣、嚎啕大哭,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那是我的儿子!那是我的儿子!”

如果我们把这位母亲周围的观众,统统撤掉,只留下她一个人在那里——实验结果会发生改变吗?我们无法从主观上证实母亲的“动机”,但是在心理学上却有一个非常“反对人性”的“合理推测”——自我圣洁化。顾名思义,是一个人借由外在人物、事件来对比自己的人格、行为等,从而达到“圣洁”的状态。

自我圣洁化的感动,并不是在否定感动的纯粹性,而是重新拆分了内在成分。自我圣洁化是无意识的,更多的时候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人类心理的条件反射,我们能做的也仅仅是“自查”,而没办法真正做到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举个例子,为什么分手的当事人,在向你抱怨的时候,都在数落对方的不是——接着还会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人”的视角,开始讲述他遭受的一切不幸——对,他正在自我圣洁化,把这一切找到最合适的外归因,从而避免形成自我内耗——所谓的谎话说一千遍就可以骗过自己就是如此,就算自己在感情里有过瑕疵,也不敌对方的不忠不诚。


中国人不是把自己的罪过视为自己自由意志的结果,而是看作与自己的意识和“本心”相违背的结果,并认为人只要按照自己的本心去行动,必然就会有德行。因此这种忏悔从来不涉及本心。

中国古代严格说来并无真正的、彻底的忏悔意识,只是一种立足于已有本心、防患于未然的内省修养功夫。它从来不是彻底反省自己的整个所作所为并为之承担责任,而总是把罪过推给外来的偶然干扰。

因此,中国人的忏悔总是建立在自我标榜之上的,正如历代帝王有时下“罪己诏”那样,总是成为一种对自己仁慈本心和无私品格的炫耀,且越是自责得厉害,炫耀的水平就越高。

——《灵之舞》邓晓芒

我在初中写检讨的时候,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所谓的忏悔,就是去想尽办法找到“导致拿破仑摔马的铁蹄钉”。是不是客观事实的不重要,坚持的初衷必定是好的,但整个事件里一定存在导致最坏结果的“蝴蝶”——这便是自我圣洁化的具体方法论。

举一反三一下。如果烧纸房子发生了火灾,坚持的初衷是“孝心”,而导致火灾的不可能是孝心,所以那个“蝴蝶”就是一阵风。在火灾前面,孝为首。

如果不进入“忏悔程序”,自我感动的规则仍然存在——越是自我感动得厉害,炫耀的水平也越高。

主要我纸房子买的够大,我的孝心就是绝对的防御功能;家长会时看着孩子的书信,在确定它是周围最多篇幅的时候,就一定要举起来看——让更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多“孝”;母亲为踢球的儿子流下眼泪,吸引周围人的目光;分手的时候对方甚至是一个要毁掉自己的恶魔,但自己宽宏大量原谅了他,希望他会变好……

如果再多一个心眼,你就会发现这些自我感动的内核后面,其实都藏着一个特定的“忏悔”。当然,这是后话了。

原文中,所有“死人”均修改为“亡者”,可别被他人抓到自我圣洁化的资本。

onojyun

  • 没有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