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无法沦为零件的我们

2024年5月23日 11:20
作者 ONO

在开始话题之前,这篇文章需要做出严肃的情况说明。“不赞同你的观点”甚至是“不顺着你的意思支持你的观点”并不代表“我在否定你”甚至是在“质疑你”。


话题接着昨天“助理找工作”这件事。妻子和我,与助理聊到了半夜2点,并不是在劝她不要离开——因为一开始她“离职”的理由不符合我俩的逻辑,再次,当我们问及她想找一份什么工作时,我们才觉得“情况不妙”,我们想弄清这其中的成因。

先说说在我们这里工作的特点:因为要时时刻刻和人打交道,无论是单人体验还是死亡体验,还是ta竟然说,都需要把我们自己放在一个“工具”的视角,去观察每一个人。“眼睛里有别人”成了核心原则。

之前也有离职或辞退的员工,原因都是做不到这一条原则。觉得别人都是蠢货,只有自己认为的世界才是真实的;或是无论跟别人聊起什么话题,都会把聚光灯和话筒抢回到自己面前。例如,我们观察到来访者手臂有伤疤,“眼里有别人”的做法是询问对方这代表什么。而时刻需要被关注的人,会假借询问对方手臂上的伤疤,转而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哎,我以前初中也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但是,如果只是用“工具”视角去观察他人,长期以往就会形成“工具理性化”。一旦形成,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变成冷冰冰的工具属性,例如我不喜欢这个人,但是我又必须要与他共事,我就会极力地撇清与他之间的关系层级,努力保留在工作领域。对方一旦入侵自己的生活领域,比如他推荐我吃某个好吃的零食,我会因为他的“入侵假象”,对这个零食产生厌恶,甚至是对吃零食这件事产生厌恶。

好在,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不仅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样本,通过“复盘总结”又可以重新回顾自己的人生,他人的遭遇会变成一面镜子去反射自己的过去,甚至是因为他人在经历与我们相似的苦境时,他们可以比我们更坚强,会成为一种莫大的安慰和救赎。

也就是说,“眼睛里有别人”的前提,是把他人当做人,而不是数据表里每天变化的、与收益直接挂钩的数值;而后续,是把自己也当做人,从而去感同身受和构建关系。


助理想找的工作,是大厂里面写文案。我们不否认助理有这个能力,但我们很好奇为什么这个能力无法用在我们这里?

她曾经在大厂工作过,被安放在一个零件的位置,公司从来不担心谁会离职谁会策反。因为零件的好处就是可以快速地机动化地调整。一个零件缺失了,他们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另一个与之匹配的卡扣。文案也是如此,文案看似是为收益负责,但是从文案到收益之间,还卡着诸多因素,例如设计、投放、运营、分发等等,当零件完成文案这项工作后,她只需要为文案的产出负责即可。

说得难听点,一旦成交率出现问题,要追查的上游多了去了。也就是说,原本为成交率负责文案,同时还被设计、投放、运营、分发这些流程分到了责任。

这个时候,你的个性越突出,在整个流程里,所要承担的责任划分就会越大——“是文案那边说一定要改变字体排版的,我们觉得这个排版非常影响用户的阅读感官。”流程越成熟,各个环节的“个性”就会被磨灭,从而变成一条流水线上的零件标准化。

我们也是从这样的“大厂”出来的。从一个项目立项到执行,我们一直都是刺头,因为我们总是想要利用公司的流量去尝试新的方法,否则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变成大厂里的零件,为此我努力通过建立项目组里的流程化、与外部流程的对接模式。最后还是失败了,因为觉得你刺头,为了不担责任,他们甚至会拒绝配合。


想从一个强调“个性”的工作立刻切换到磨灭“个性”的工作,这件事要么前者出了问题,助理觉得这份工作对她来说没有了任何作用和好处;要么后者出现了问题,助理觉得找一份“零件”工作是她最希望的事情。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追问她是不是厌倦了在我们这里工作,觉得与人打交道没有了乐趣。她的答案是否定的,她觉得很有趣,也能学到很多。那为什么还要放弃这边的工作,去寻找一个“零件”的工作?

与人打交最大的特点在于“无法预判”,人不是标准化的模板,心理学能解释的心理-行为也仅仅是一种参考成因,要弄清楚复杂的成因,就要把人当成“个体”去跟着他经历他的人生;而零件化的工作,是可预判的量化的,这一周我要完成多少文案,每天变化的阅读量会成为标准来褒奖或惩罚文案创作者。这个时候,受众,就会变成一种“群体”的现象,男性对擦边封面的点击率更高,女性对宠物话题更容易分泌催产素……

这两种选择都没有错,只是我会好奇,明明希望自己作为观察者与人打交道的人,竟然会希望找到一份作为零件的工作?

最后她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她想要追求的是“量化”,量化的工作会让她避免焦虑,她只需要为一周产出几篇文案负责即可。而“非量化”的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是完全无法预设地关注他人,然后再总结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让自己的人生阅历逐渐丰满和全方位。


好比两出电影,一出平铺直叙讲述了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孩长大成人、与丈夫装修房子、在病床上与丈夫道别的故事;而另一处讲述了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遇到了能让他开怀大笑的女人,他们相识、结婚、共建彼此的回忆,但最后他要送走病床上的妻子——于是他决定带着与妻子的记忆来一场美妙惊奇的旅行——他把无数的氢气球绑在与妻子构建的木屋上,然后驾驶着木屋到处流浪。

对,这就是《Up》的剧情,前一个故事只占据了整部电影的5%。

再次强调,选择“保留个性”的工作,例如文字创作、个人IP、眼里有他人的工作;或是选择“隐藏个性”的工作,例如大厂的里的零件。这两种选择没有对与错,量化的人生可以过得更轻松,非量化的盲盒也可能开出垃圾。

本来想拿《周处除三害》来举例,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平铺直叙”的故事,就算最后有欧亨利式的结局反转,但是也完全是在意料之内。不过,助理想换工作这件事,也扯出了《周处除三害》的一些灵感,改天再聊。

这得感谢助理,她的经历竟然让我有了三段完全不同视角的灵感。

image-10

onojyun

陈志龙——又一个属于弱者的高潮与信仰

2023年4月7日 13:19
作者 ONO

中科微信工作群的陈志龙怒怼公司领导的事情发酵有好几天了,不过特地没有和朋友聊起这件事,因为我也渐渐觉得不对。在400人的大群里面发生如此在「气头」上的对话,竟然还可以你一句我一句地进行,着实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按照剧本写好的流程。

果然,在昨天这件事情还是被捅了出来——这个所谓「英雄」陈志龙,可能杜撰出来的人物,而他在所谓的400人国企微信工作群里的那番言论,看上去也可能是伪造的微信聊天截图。但是无妨,他挡在众人面前,凭借一己之力对抗公司高层的行为,已经让他成为了职场热议的对象之一,甚至还有人将他的聊天记录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以此来羞讽和威吓自己公司的高管,告诉他们自己也不是「好惹的」。

我观察了一下,在我朋友圈转发此聊天记录的,有职业是教师的、也有一些真的就在清明节上班的「打工人」。当然,在他们意识到这件事情是子虚乌有的杜撰时,也都默默地删除了这条微博,且绝口不提。(我因此在询问对方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过程中,还被一位微信好友拉黑)


当然,今天不是来讨论「陈志龙的这种杜撰行为是不是值得大家用在职场上」的,因为这是一个取舍问题。除非上层的行为已经非常严重,让底层职员怨声载道,否则底层很难形成统一的战线,更别说什么「集体上书离职」这种乌托邦式的颅内自慰用品。前两天我也刚好提到,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提到过关于「稳定统治」的方法,即上层团结,底层分裂——我相信在国企,这样的事情更容易被实现。

我高中的时候,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聊起过学生运动。他先说的结论:学生运动不可能成功。我大致回顾了一下历史上所谓的学生运动,确实都是不欢而散。其本质是因为学生群体的诉求并不相同——他们原本所属的社会阶层就造就了他们的「不同」,抗议食堂饭菜难吃的学生,和每个月勤工俭学靠食堂便宜的饭菜过日子的学生,显然无法站在统一战线去抗议食堂。

在职场,之所以会出现不公的局面,就是因为「既得利益者」和「价值创造者」之间形成了不对等和不同属的情况,特别是在那些依托裙带关系运作起来的公司,「既得利益者」和「价值创造者」的身份分离和对立是非常常见的——如果单从这一点,「价值创造者」在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时会形成统一战线,确实很容易——但问题和学生运动的失败一样,这些人并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需求」,要还车房贷款老老实实生儿育女的人,自然不会像那些单身的赤脚不怕穿鞋的人如此的「果断」,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在那个「集体离职申请书」上签字。一旦出现了这种分裂,这些人形成的利益集团就会瞬间瓦解——当然,他们甚至没有形成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分为两类:经济性利益集团和公益性利益集团。集体离职这种乌托邦式的对抗模式,明显不符合经济性利益团体的构成,因为这类利益集团出发点是成员的经济利益。同时,这个利益很难做到「再分配」,已经形成了共同对抗「敌人」的利益集团,那么争取来的利益,本身应该是平均分配的,如果内部再次出现了按照「等级」分配,这种内部平衡关系很快就会瓦解。

同样的,这是不是一种公益性利益集团呢?看上去,一开始这个所谓的「陈志龙」,出发点是因为他们长时间加班而未得到基本的利益保障。接着,他们讨论从单纯地对事变成了对人,是公司的高层形成的风气,导致公司底层的运作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但在这段杜撰的聊天记录里,并没有看出有工会、员工代表的介入,所以他们讨论的「问题」还是围绕着那几个「总」的品质和职务能力问题。到头来,他也没有为他代表的利益集团争取任何事情,不过只是玩了一个嘴炮,说了让一群人拍手称快的漂亮话而已。


当人们开始质疑其真伪时,另一群人就会跳出来了——这个事情的真与假并不能说明中国社会加班风气的不存在。

漂亮!这个赛道换得虽迟但到!不过,我相信有人站出来指出陈志龙系伪造的时候,必然另一群人就会站出来讨论另一个话题:「抛开事实不谈,你难道一点问题也没有吗?」因为他们会觉得,这群人在讨论陈志龙是伪造的时候,同样否定了「加班事实」的不存在——很显然,这是两个「赛道」。陈志龙的伪造和加班现象的存在,不会因为对方被否定而出现被证伪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其实就是走回到了「学生运动必定失败的怪圈」之中。

一部分人认为不应该加班,而一部分人认为陈志龙就是职场英雄,还有一部分人跳出了事件本身去讨论陈志龙事件的逻辑性问题,还有一些敏感的则觉得你只要不跟我们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就是在反对我们——当这些需求混杂在一起,必然就会出现学生运动的结局——不了了之,甚至是内部瓦解——因为到头来大家在讨论的话题就不是一致的。


不过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如果我们把陈志龙以及陈志龙可能伪造的聊天记录看成是一部「文学作品」,那这件事情就说得通了——他不过是通过艺术加工,创造了一种看似现实却又暗藏荒诞的现实讽刺主义,而后面人们对他的讨论更像是一种荒诞主义。

既然是文学作品,那就有其对应的精准受众——至于受众是谁,我在这里就不累述标题之内容了。

有人表示:就算最后发现是艺术创作,也是源于生活。

onojyun

道德合法与程序合法

2023年4月4日 21:45
作者 ONO

今天职场上又发生了一些狗屁倒灶的「小事」,让我想起了学法时期的一个思考。

故事是这样的,工作室由于内测体验,给一位朋友提供车马、住宿的方式安排来重庆进行测本。由于时间比较宽限所以也预留了当事人「自由时间」。考虑到交通问题,原本计划是当天晚上去高铁站接待然后安排入住等等。结果被同工作室的同事,以个人名义「截胡」,安排了对方的第一天晚上的行程。其实这件事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我发现好像两个工作室的「主人」来说是个「严重的事情」。

其实这个同事以前也发生过一样的「小事」,是她上班通勤的时间中暑,没有通知任何人自己回家。理由是她觉得这不是严重的事情,所以不必要打扰我们。那一次我很严肃地告诉她:问题不是在于她说不说,而是从程序上来说,如果她在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她的人身安全本身还由公司在管辖,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举证证明她的个人行为与公司并无关系。但是从道德层面来讲,她的家人会因为「她是在上班的路上中暑」而找上公司。

同样的,她这一次截胡,仍然是在工作期间,自己借车形式上去完成一次「公务接待」的工作,虽然她里面包含的是个人的情谊关系,但从程序上来说,她的行为很有可能被认定为是公务接待。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生了车祸、或是遭遇了其他的人身安全。又会到举证和道德层面的纠缠不清。

我很认真地思考了这件事。虽然我和老婆的道德感几乎为零,我们甚至不在乎道德合法的问题,但是我们对程序合法非常在意。程序合法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从契约关系里撇清不必要的「人情债」,且可以更加坦诚地保持与他人的健康关系。

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弄错了一个顺序,认为先是符合道德才依据法律。但事实是相反的,我们需要先维护程序的合法性,才能保证道德的合法性被实现。

说白了,你给一个玩BDSM且是S的基佬领导情色行贿,结果送了一个女王打扮的美女去陪酒,自然从程序和道德上都「不合法」啦!

onojyun

想要不生病的方法——不去体检

2023年2月18日 18:45
作者 ONO

这是昨天在外面吃饭时,听到一桌中年人谈及的话题——疾病是因为「免费体检」造成的,因为如果没有「免费体检」,人们就不会这么「勤快」的体检,自然就不会发现疾病。

这种逻辑谬误在现实其实非常常见,但至少这是一个现实最明确的「抓手」,可以让人最直接地抓到一个「罪人」来替罪另一个似乎无法治罪的「凶手」。

把责任推卸给另一个不能开口的罪人,在医院最容易见到。以前陪妈妈去医院检查,总是能看到那些闷闷不乐的老人,在埋怨自己的孩子——「要不是你带我来体检,我怎么可能查处疾病来。」

首先,这句话里有两个罪人,一个可以开口说话,因为孩子会说这是为了父母好;另一个完全无法开口说话,是一张老人仍然还会狡辩结果有误的白纸黑字。至于要责怪谁,得看这些生病的人,最远能想到谁——客观世界有太多可以被责怪为罪人的存在。

按照决定论,环境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决定论指标——即环境对人性的产生和改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个长期生活在急躁、混乱无序环境里的人,也会被造就急躁的性格——他们一刻也闲不下来,总觉得这个世界离开了他们就再也无法转动。


工作室有两个也是从这样的环境里脱离出来的员工,直到昨天之前,我都不知道他俩的「症结」到底在哪儿。结果他们因为另一个同事「扬言」自己周末需要用来休息,不会负责工作微信朋友圈发布工作时,这两个同时出现了「程序错误」。其中一个同事抱怨:难道在公司利益面前,员工不应该牺牲个人精力吗?

这句话和「想要不生病就不要去体检」有一样的逻辑,前者把生病当成了体检的必然结果,而这两个同事把自己当成了工作的工具,才觉得放弃个人精力是必然结果。

工作环境「决定」了一些人的工具属性,以至于他们不认为自己在工作领域应该保留着人的属性。所以,他们会努力想要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划分得非常明显。为了不让工作打扰自己的生活,他们就越是只能牺牲更多的生活时间来对工作尽善尽美,妄图向让自己可以获得一个完全脱离工作的生活——但是他们真的脱离得了吗?

当然不可能,因为他们离开了工作,生活就失去了圆心,向心力的工作目标突然变成了离心力的生活,让他们失去方向和目标。


前段时间,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如果你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一小时,对方回答:「我想要休息」。随后我升级了这个问题,这个消失是一种全然的消失,即你完全失去了现在所有的属性、形态和社会关联,只保留着你的意识,而且你永远不能休息。他想了很久,回答:「到处飘。」

「没有目的地吗?」

「嗯,没有,到处。」

而这个问题还留了一个更残忍的结论——当你变成了一个旁观者,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失去了你,照样运作着。

不是吗?

onojyun

职场人际关系矛盾原因浅谈

2023年2月1日 14:33
作者 ONO

特别提醒:本篇内容可能涉及男性对女性的「男性视角」,当然你也可以觉得是所谓的「刻板偏见」,所以阅读请谨慎。

这几天处理了工作室员工的人际关系,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细节。

第一、女性之间的矛盾往往是以情绪作为引导的时候,多半是无解的。一个女同事觉得另一个女同事让她「感觉到不高兴」,但是死活就不说是什么真正的原因让她不高兴。所以我就充当了一个去拆解「线头」的人,找到他们矛盾的点,然后开始抽离这个线头。其实,女性关系在一开始都知道线头在哪里,当有人决定要为他们拆掉它的时候,他们立马就会通过「换赛道」的方式来规避它——「她上次还做了一件事情让我感到不高兴」——喂,妹妹,我他妈在帮你处理现在的这个问题,怎么用另一个情绪来解释上一个情绪的原因?

第二、男性之间的矛盾,一般都容易放到台面上来说清楚,而且多半是信息差造成的。所以当信息差被同频之后,问题就解决了。有趣的是,女性之间的矛盾被伪装成了非常理性的「信息差」。矛盾双方都非常大度,说其实就是两个人的有了信息差出现了矛盾,当我解决完「信息差」同频的问题之后,她俩的情绪问题解决了吗?没有,她们还是在为彼此都看到的「线头」而看不惯对方——「我觉得我们之间的矛盾就是信息差啦,以后会好的」——你信么?

第三、男性会保留一个「最终解释权」的内容,这个「最终解释权」可以非常的直接:比如我就是看不惯对方。当这个东西被铺成公开,那就是做出选择的时候,是继续一起共事?还是就此分开?或者两个人为此设定一个重新理解对方的「方法」——不然为什么老警察搭配新手菜鸟的故事永远不会过时。而女性之间也会有一个「最终解释权」,但是这个解释权是基于对方的「解释权」而诞生的。「我觉得她有情绪」「我没有情绪,有情绪的是觉得我有情绪的你」「你这句话就是带着情绪的」「我说我没有情绪就是没有,你这种行为就是有情绪」——我有情绪行了吧,求求你们停下来啊!

第四、女性抱团与天然的同理心系统作为「算法」的伪公正。女性关系在解决矛盾的时候,之所以一直在采用「换赛道」的原因,是因为她们需要形成一种同理心集合,「我上次被她误会的时候,我相信你们也因为她的问题遭受过误会,对吧!」或者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被人针对,难道你就没有问题了吗?」在这样不停切换赛道的过程中,难免就会有其他女性认为「有理」而出现暂时的偏袒。哪怕是一开始有明确的目的的人,也会因为这种赛道切换而从「解决问题」变成了「我也理解你,大家还是各打五十大板好啦」。

第五、解决女性职场矛盾,男性还是不行,这个还是得交给专业的女性去处理,因为她们更能理解女性真实想法。而且男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符合部分女性一上来先以自己是「受害人」身份进入法庭的底层逻辑,所以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吧!

onojyun

  • 没有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