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猪与圈 II

2024年8月15日 17:52
作者 ONO

这事儿啊,发生在老老年间,具体什么时候的时呢,按行话来讲大概是「羊还能上树」那会。

在猪圈里挂横幅的事儿,有一阵子了。如今那个横幅又被拆下来了,上面还写“多生多育共筑养猪大镇,来财来福齐享幸福小康”,拆横幅的原因并不是政策变了,而是原本西村养猪的老张,改养牛了。毕竟东村的老李头去年先养了牛,过年之前买了个好价钱,好多养猪的农户看得眼红,都决定养牛了。

养牛和养猪有本质区别,养猪那会,猪还愿意在山林里到处乱跑,因为跑山的关系,这里的猪肉一时成了远近闻名的跑山猪。牛不会跑,山坡多了反而不适合它们活动。所以家家户户的后院都成了放牛的小空地,唯独麻烦的就是草籽长的速度没有牛吃得快。

于是农户又集体跑到镇上找专家,这次专家学聪明了,在自家门口挂了个招牌——养猪专家。专家说草籽的事儿不归自己管,更何况自己还是个养猪专家,养牛的事儿自己不敢打包票。农户又跑到镇政府去请愿,希望镇上安排个养牛专家帮农民发家致富。他们甚至还自己定做了横幅“一年养牛养家三年,三家养牛养村十年”,还说着自从上次猪圈挂了横幅,猪都积极配种生产,都是镇政府和专家的功劳。

镇政府怕农户闹事,思来想去也找不出这么个养牛专家。多方打听才知道整村养牛是因为东村老李头养牛致富的关系,镇政府好言相劝让老李头来临时当了个“专家”,老李头其实并没啥养牛的经验,完全是因为他有一方父亲留下的果林,自己没养果子的经验,闹猪瘟那会疏于管理果林也都死了,几亩地的果林都成了荒地。以前养猪那会,猪还能在果林里跑,但没有山地让猪儿乱跑,他家的猪品相一直不太行,有好几年卖不出去猪只能杀了给别人换点东西。自打养牛之后,牛在果林里吃草散养,比养猪那会轻松不少,而且还能把荒废的果林给用起来。

老李头人老实,猪卖不出去的时候,在村里跟别人用肉换米换油什么的,都留下了好印象。老李头在镇上宣传“养牛经验”的时候,就把上面那些果林啊、几亩地啊、老年吃嫩草的事儿都说了。农户们听了,立马回去圈起地来——以前养跑山猪的时候,一个山头都是大家合用,区别猪的方法就是按照耳朵上的标签,大家都客客气气没有吵架的时候。现在一听,得空出种草的小缓坡,大家都回自己后院开始竖篱笆夯土墙,生怕自己圈的地不够牛活动的。地不够的就伐木,伐多了镇政府就刷墙漆标语警告伐木犯法,不让伐木了那就偷偷伐,镇政府就只能召集一群不不养牛的农户组建成监督队,整天盯着乱砍乱伐的。地圈得差不多了,农户们这才意识到问题不是出在地多少上,还是因为草籽长的速度赶不上牛吃的速度。

农户想让镇政府调剂一下,让村里的牛都去老李家的果园吃草,跟老李谈个价钱。老李头没答应,今年看这么多人养牛,自己怕卖不起价,又把果园重新用起来改种茶桩了。西村的老张阴阳了一句:“哟,老李头怕我们的牛养太好,都不让我们进果园啦?”老李头是个老实人,气得说不出话来。镇政府在中间调节,解释老李头不养牛改种茶了,但老张这话一出,肯定有农户有想法——本来就眼红老李先养牛,现在自己养牛了老李反倒不“帮忙”了,还给自己贴了个狗屁养牛专家的头衔,实在气人。

见矛盾一天比一天严重,镇政府和养猪专家讨论怎么办。镇政府想的方法还是去挨家挨户挂横幅,鼓舞大家养牛致富。这次养猪专家倒是很冷静,对几个官说道:“这几天去老李家蹲着,说不定他的茶园要烧场大火。”

“这都10月了,哪来的山火?”

“你信我就是了。”见专家一脸严肃,官员也不敢问下去。

onojyun

网络喷子害怕的核武器

2024年4月18日 18:22
作者 ONO

几个月前,因为在V2EX回复了一个帖子,引来了网络孤军的讨伐。

帖子本身已经被删除了,话题大致是在聊“如何打败米式对比法”,我在帖子里回复“就顺着他们的意思赞同他们好了,让他们成为快乐的粉红色小猪挺好的,避免被他们围追堵截”。

能通过微信号添加我的途径几乎没有,但我完全忘记了V2EX的账号用的是微信号,对比时间线,这是会找到我的一个途径——以及,当时那个人通过这个账号添加了我的微信,在添加备注的时候问候了我以及我的全家。

那个时候,对方估计也害怕我知道他的身份,所以他特地换了微信的头像,取名WeChat。由于那段时间在忙,没时间通过添加跟对方1V1,想要再添加对方的时候,已经无法通过验证了。不过我当时有回复过“谢谢你的自我介绍,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由于这个帖子本身也被删除了,所以我更没办法联系上对方,因为我是真心地想要提醒对方:你把你微信的头像换成了你女儿的照片,而且被你曾经辱骂过全家的人看见啦!

恶趣味公告完毕~


最近,在一位博友的博客关于里,看到一句蛮有趣的话:恐惧于把自己完全展示在网络上,也许是对信息安全的考虑,亦或者我只是一个胆小鬼。

我也出于安全考虑,注销了自己在简体中文所有的社交媒体,特别是在豆瓣一口气莫名其妙删除我好几篇影评之后(其中一篇是《请为我投票》),我不得不注销了豆瓣,“逃”来了独立博客。

独立博客其实会暴露更多隐私——备案登记、域名注册、上传照片包含的EXIF信息、炫耀自己有夜跑习惯而留存下来的运动轨迹等等。真的要保护隐私,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至少没必要通过社交媒体的方式暴露自己。否则这跟那些在闲鱼上上架商品写的却是“自留”“展示”的逻辑一样——差别是你有没有遇到认真对待的“有心人”。


说一个真实的案例。

第一场TA竟然说,是死亡体验馆创始人丁锐主持的,为了将这个项目交给我们,所以我们也作为参与者参与其中。而在第一场的12个人里面,发生过一个有趣的事情,群里面一对陌生男女发生了冲突。冲突原因是一男性炫耀,被一女性当众揭穿,导致男性掩面受损,由于认为自己被人身攻击,且丁锐没有做到“维护秩序”的义务,而提出退款。在被拒绝退款之后,男性去微博发动了“舆论战”,以“奇葩大会嘉宾丁锐PUA学员,把女学员当宠物,要男学员发内裤照”为内容,进行了第一轮的舆论战。

恰好,这个女性学员是我们的助理,且丁锐在公开场合出柜过自己是gay。所以这个舆论战撞在了所有站不住脚的论点上。由于对方仍在气头上,甚至还买了(便宜的)热搜。

第二轮舆论战,是助理作为“当事人”去微博下面还原当时情况——于是她遭到了另一群女权的攻击,咬死她就是“性奴”;另一些支持丁锐的人也在下面评论提出质疑,不仅会被删帖,还会被另一群“巴不得名人摔下神坛”的人揪着不放,认为他们都是在维护“邪恶”。

显然,第二轮舆论战是对方获胜,且毫无胜算可言。


如何破局呢?只要是在互联网出现过的人,也必然会留下痕迹,包括他的微博在内,只要有心,就可以找到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当然还不涉及到“开盒”行为)。于是,从微博这个点,可以辐射出他的微博、哔哩哔哩账号、公众号、豆瓣……

于是,这些点还可以继续辐射——他在一个县城的政府机构工作、目前正暂时调岗至另一个的部门、他曾在就职的城市夜跑并贴出了自己跑步的路线图(因为他正在减肥)、豆瓣上还有他十年前的自拍照片、这张照片还同时出现在知乎的帖子——长得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公众号透露了他考公务员上岸的时间、于是这个时间就可以反推到该县城政府机关招募名单的信息……

总之,互联网上面能看到的信息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只是看有没有“有心人”。

丁锐做了一件事情,把这些所有收集到的已经存在于网络的信息,全部都公布出来(当然打码了一些关键信息),并告诉对方——我知道你的信息是这些。

肯定也有人跟当时的我有一样的疑问:对方只是造谣而已,有必要用这种“开盒”的行为威胁对方吗?正是因为对方是造谣,所以他是没有任何成本的(除了花一点点钱买热搜),如果一个谣言被破除,他还可以继续造谣,且是可以给予前一个造谣被破除本身再进一步造谣——你们看,他急了他急了,肯定是有才会着急辟谣。

所以,你得给对方亮出一张最大的“牌”,这张牌足以威胁到他最害怕的东西——对方是公务员,你已经知道他工作的地点,无非就是一个电话打去,要求对方删除在互联网发布的谣言。光是这个电话,就可以让对方坐立难安。

随后,帖子的热度没了,脑子清楚的人也出来了,知道他在造谣的“有心人”越来越多,这个男性清空了自己的博客,注销了各种账号……到底谁的损失更大?


这件事真的会去做吗?不一定,因为这是一枚核弹,核弹的威力不是用来直接造成伤害的,而是一种威力的展示。

当然,这套逻辑并不符合中国人的“以和为贵”,但同等的乐趣也在于:下三滥的招数在核武器面前,还能滥到哪里去?

onojyun

割据

2024年3月11日 10:02
作者 ONO

夕与古交战许久,但夕国的百姓并不支持这场战争。

反倒是朋国百姓举国欢庆这场战争。

朋国人里也有不理解的,明明夕国是过去割据朋国最多领地的国家,为何他再次发动战争会被受害者支持。

朋国智者说道:他去割据别人的土地,就不会再来割据我们的了!

说完这个故事,小王提出质疑。

讲故事的老张不乐意了,用一句“落后就该挨打”做了结案陈词。

小王拽了拽朋友小李的衣角寻求支持,又再次对老张提出质疑。

老张见小王再次反对,忍不住挥拳相向,打得小王躺倒在地。

小王本能地向朋友小李求救,老张又举起拳头作势威吓小李。

小李拍手叫好:打得好打得好,小王这种不开悟的人早该打醒了,我完全不支持小王,张哥你讲得实在是太棒了!

onojyun

虽然囤盐不治疾病,但能用来腌存脑子

2023年8月24日 21:22
作者 ONO

差不多是时候要开始上演“家庭囤食用盐”的桥段了。

有生之年我已经看到四次囤食用盐的大戏了。第一次是在汶川地震之后,有人煞有介事地宣称四川自贡的井盐坍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吃不到食用盐,因此引来了大批居民囤盐的情况;

第二次,日本大地震,当时就传出福岛核泄漏的事情,但那个时候囤盐的“说辞”现在想想非常不合理——吃食用盐可以预防辐射;

第三次,也是近两年发生的一件“不可妄加评判”的社会集体事件,三天两头被封控在家,食用盐也成了一种“资源”;

那么这就快来第四次了,这次是日本大地震福岛核泄漏的后遗症,不过这次“说辞”就进步了很多——因为污染水源的排放,导致海盐无法再使用,所以原本食用海盐的人会来抢购食用盐,导致原本吃食用盐的人资源紧张。

不得不说,非常符合逻辑。

当我们讨论起“要不要囤盐”时,赛道很容易被切换成“日本排放核废水到底是不是对的”。事实上,这两件事是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所以他们之间是没办法倒果为因的。比如,我如果说老百姓自发性地囤食用盐是“错误的”,你觉得我在说日本排放核废水是“正确的”。

不得不说,这个逻辑还不如让大家囤盐的“说辞”。

好了,既然这个前提先交代了,如果各位看官看到最后或者根本就没有看完,就揪着“你没有在指责日本排放核污水,你是不对的”来咬我,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因为我们没有在讨论这个问题。


老百姓囤盐并不是什么稀奇事,这里得勘误一下,写到这里我又想起我人生还经历过一次囤盐——2008年,因为奶粉事件曝光之后,许多居民对食品安全产生严重担忧,遂决定提前囤购食盐、香料等。

老百姓囤盐,其实用社会学就可以解释清楚:信息真空、谣言传播、羊群效应,最终促成了囤盐的行为。信息真空的话题我相信有幸经历过这三年疫情的人,都不用再过多解释;而在谣言传播方面,家庭群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最后就是羊群效应,但身边人都开始在囤盐时,自然也会让人感到恐惧——是不是我不抢,盐就没有了。

大学那会,我经历了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之后的“囤盐”事件,因为我搬出校外自己居住,所以盐也是生活必需品。当我去楼下超市买盐时,货架早就空了,倒是还有一些海盐可以买。见我在货架前犹豫,一个工作人员上来告诉我盐已经没有了,我回答这不是还有海盐吗?

他非常严肃的告诉我:“还吃海盐啊?都已经被污染了!”

我拿起一袋看了看,然后问他:“日本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他如是回答:“前几天,3月11号。”

我指了指包装袋的日期:“这上面写的生产日期是2010年9月17日。”

他愣了一会,没想通我想表达什么,所以丢下一句:“海盐被污染了被污染了!”


哦对了,我家还有两块来自尼泊尔的玫瑰岩盐,我用来直接沾烤肉的。来自喜马拉雅山脉没有污染的净化之地,用来腌脑子可永远保持纯真与无邪。有意者可以联系我,我愿意真诚出货,可走闲鱼。

onojyun

中国当然也有“0元购”

2023年5月25日 11:10
作者 ONO

前几天有一个“稀疏平常”的新闻:江苏镇江一个集市的街边,水果店老板摆了30箱香蕉,然后叫了两个小伙子帮助看摊,自己去其他地方忙活了。没想到,这两个小伙子不太负责任,在旁边小宾馆开了个房间去睡觉了,留下无人看守的30箱香蕉,最终被抢光了。天天嘲笑国外发生“0元购”的事情,放到国内,“0元购”起来甚至连纸箱都不给剩下。

新闻并不一定是真的,因为官方用了一个标准的说辞:“与事实不符”,至于是什么事实不符,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的回应——大概被抢的香蕉最终辟谣一共是35箱吧。

之所以刚才说到“稀疏平常”,是因为类似的新闻已经发生过不计其数。我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年全国不知为何开始抵制法国企业,于是家乐福就成了被抵制的对象。不过家乐福在第三天就推出了打折的活动——于是中老年人做出了一个“违背老祖宗的承诺”,都纷纷到家乐福抢购商品。最后连新闻都不太好意思报道这件事,所以整个抵制的事情在三天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当然 ,我们在讨论哄抢货物是否合法合德之前,得先抛出几个关系“我后面会不会羞辱到部分读者”的前置观点,如果看到这里你就受不了了,说明你不是这篇文章的适读用户。


首先,从道德相对主义的角度来讲,哄抢货物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因为道德本身,会因为文化、社会背景、个人观点的不同而出现偏差。“不要白不要”也是一种道德标准——只是相对于那些认为“哄抢货物”吃相难看的人来说,这是不道德的。

其次,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讲,它甚至可以为哄抢货物找到一个非常巧妙的借口——那些因为车祸散落一地的水果,反正最后都是货损腐败,不如让老百姓都捡走,这样可以让这些货物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地实现。

最后,从道德责任论的角度来讲,因为这是一起群体性的事件,按道理应该讲每一个参与者进行道德归责——但很可惜,因为参与人实在太多,而且多数还是老年人,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主观上的过错认定,所以更别说归责。这里面牵扯到了一个隐形的法学理论——法不责众,这个会在后半部分提及。

好了,如果你同时坚持“道德相对主义”、“功利主义”和“道德责任论”这三个哲学观点的人,我在这里非常郑重地建议你,不要再看下去了。


刚才我提到了一个词,“群体性”。既然说到了群体,就不得不说起“羊群效应”。所谓的羊群效应,即人们在身处群体之中,会跟随主流的行为或观点。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商业行为之中,头部商家做出了某种刺激市场的行为,其他跟随的同业也会做出相同或类似的行为。

哄抢货物还不够“激烈”吗?——有人会反驳,这并不是商业行为。但在那群哄抢货物的老年人形成的群体小社会里,谁拿到最多的香蕉不比“我今天比王阿姨多走了99步她一定比我先死”更直观。当身处“羊群”的人,看到其他人的哄抢行为,并且抢到了更多,会给其他参与者更多的压力和紧迫感——所以他们只会抢得更多,而不是“算了,这次就让王阿姨比我多拿到3根香蕉吧”。

然而,这个“羊群”里的“羊”并不是统一的道德标准——比如,在视频里也有一些老太太在哄抢货物的最外围作观望态势。只是偶尔最后忍不住,捡到了别人在哄抢离场时掉落的香蕉。


所以,这里会有第二个结论:“参与哄抢的人都是没有道德的”。但事实上未必如此——我记得2014年前后,有一个哄抢的行为,是一辆满载苹果的大货车在高速公路侧翻,附近的村民3小时内就把二十多吨苹果蚕食鲸吞殆尽。问及原因,一些村民回答:“别人都在抢”。

有道德的人也会被卷入到“羊群”之中,是因为他们被另一个东西牵着鼻子走了——既得利益。群体行为的优势在于,它获得的成果看上去是群体分配的,同时集体的责任也是被群体分担的。当人们身处“羊群”时,这些被哄抢的货物就成了群体的“既得利益”(当然法律上并不是这样认定的)——在这些“既得利益”当中,自然就会有人多抢有人少拿的情况。

特别是当有熟人参与的时候,人们会更加加强这种归属感的存在——认为自己和熟人所得“既得利益”,是归属于群体的——当然,如果张奶奶和王奶奶一直都不和,那他们会在群体之中再分裂成竞争对手,从而更加刺激他们哄抢比赛的野心。

而集体的责任也是被群体分担的,是让那些原本“有道德”的人被卷入其中的重要原因——再不抢,“既得利益”就要被别人瓜分光了;反正有这么多人抢,要的也是罚那些抢得欢之人的清单。


香蕉并不是稀缺昂贵的商品,哄抢之余并不能带来多少的利益所得。而形成了群体性哄抢之后,责任被无形地分担给了所有参与者——甚至可以说微乎其微。因此,哄抢者认为相比较抢一些便宜的货物,更不会形成“犯罪”。他们可以在最短地时间内,做出这一些列的推论,然后投身哄抢之中。

而最后,不仅仅香蕉没了,就连装香蕉的纸箱都被抢走了——因为这也属于“既得利益”的一部分,因为总有些人什么都没有得到,但总得雁过拔毛,才能符合他们身处“羊群”的身份。

要知道,如果张奶奶和王奶奶抢的香蕉差不多,如果王奶奶还多拿了些纸箱,接下来的半年内王奶奶都得高张奶奶一头。


我一直觉得,社会心理学里的“乌合之众”与法理学里的“法不责众”,一定有一个美妙的交叉点。

勒庞认为,“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具有特定的特征,如情绪感染、理性削弱、冲动性和易受操纵等;而“法不责众”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无法对参与群体行为的个体追究法律责任。

看上去,“乌合之众”与“法不责众”更像是一个先后顺序的关系。因为“乌合之众”形成了大规模的群体事件,而后无法对每一个参与者进行单独追责的时候,便成了“法不责众”的终局。

然而,确实从实际应用来看,有太多哄抢的事件最终都是不了了之,加深了人们对“法不责众”的认知,它甚至成了下一次人们形成乌合之众的“教条”——我们就拿一点点,反正要处罚也是去找那些拿最多的人。


但在实际的处罚过程中也会遇到难点——比如只罚了张奶奶,而跳过了王奶奶。张奶奶一定是不认这个罚的,因为这不符合“羊群”里责任分担的属性。倒不如以后再追罚的时候,应该引入一个“供犯制度”。张奶奶在受罚时同时举报了王奶奶,人们在追查过程中,发现王奶奶因为比张奶奶多抢了5斤纸箱,多获利5毛钱,那自然是可以减轻张奶奶部分处罚的。

这便是“乌合之众”和“法不责众”美妙的交叉点——群体。当群体从内部瓦解的时候,是否就意味着这两个概念也不复存在了——无法形成统一价值观的乌合之众,和处罚不公平而导致的群体属性崩溃,本质上来说,都是处理同一件事情。

说不定这样一罚,张奶奶和王奶奶的内卷又会回到“合法合德”的状态,比如两人又开始比谁饭后散步走得多,因为这意味着谁活得更久。

啊算了,让这种老不死的玩意儿活这么久干嘛啊!

onojyun

亲密关系里的致命回应

2023年5月17日 10:59
作者 ONO

“回应”是人际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流程。比如约好的三点谈事情,结果到三天一拖再拖,且没有任何的情况解释,这件事是犯我大忌的。所以,我在面对自己迟到的时候,会非常有负罪感——为此,我的时间安排几乎都是设定了“意外区间”,以应对时间安排上的突发情况。

相反,我对他人的迟到的容许度也不是太高。当然,越是亲密关系里,还是会为对方保留“兜底条款”,比如只要解释清楚为何迟到那就不会再作为“旧账”给重新翻出来。面对陌生人的迟到,我虽然也会听理由,但也不会深究。因为这个时候,我为对方设定的关系从“亲密关系的构建”转移到了“实际目的的达成”,比如对方是我的客户,如果对方一再迟到,那我跟对方建立的关系只可能是“合作关系”,不会再深入到付出情感成本的关系之中。

在这里面,最可怕的就是那些“迟到但没有任何回应”的人。我既不知道对方因何迟到,也不会想要再和对方进入更深的关系之中——不过我最近发现了一种比“不回应”更恶心人的“回应”方式,我决定试着拆解一番。


我在Telegram的频道上讲过一个来工作室“哭诉”的男孩子,他因为失恋来工作室找我们谈心——因为他是一个从来没有过空窗期的“妇女之友”,结果在与7年即将谈婚论嫁的女友分手后,又找了一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女友,结果被对方玩得团团转。

因为他太“老实”,对于这个女孩子而言“毫无挑战性”。女孩子宁愿选择跟一个有家室有孩子的中年男人保持婚外情的关系,也不愿意跟这个“老实人”继续在一起谈恋爱。

总之,这是一个人渣自有人渣惩罚的标准剧情。我们花了一周的时间修复这个“老实人”的内心,试着以解构的方式,向他解释了女人觉得他毫无挑战性、以及他对对方的好只不过是一种父权思维。他最大的问题不是在于“不坏”,而是在于他除了感情就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主心骨,所以当他没有感情存续的时候,整个人是迷茫的——就算他口口声声说自己很忙,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但是通过拆解就会发现,他所谓的努力都是在为感情服务——比如,改变自己的形象。

换句话说,他除了感情也实在找不到可以让自己获取“存在感”的方式了。


好了,既然是“标准剧情”,那故事的发展也是得以预见的。

“老实人”和前女友“复合”——当然,仅仅是被当成工具打了一炮而已,连复合的一字半句都没人提。这件事让当时参与“安慰”的当事人都觉得“恶心”,当然不仅仅是对这标准下三滥剧情的恶心,而是对于“回应”的恶心。

这件事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反思的机会——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放下助人情结”?

我过去很容易被卷入他人的感情关系之中,充当双方的调解员。经历多了,就会发现,所谓的劝分不劝和才是最有效的,因为当事人一定得“反着来”。因为“分”与“和”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的建议如果偏向某一个结局,当事人就很容易从这种相对的概念中,不停加深另一个结局才是“对”的概念。

我越是强调“分手”的好处,对方就会觉得“复合”说不定才是更好的结局。特别是当“分手”这个概念从文本上就是一个负面的词,虽然它并不意味着最坏的结果。但因为有了负面之意,也会成为对方认为“复合”才是好的“依据”。


一个心智完整的成年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往往需要满足“自洽”、“他洽”和“续洽”中的至少一个标准。所谓“自洽”,简而言之就是说服自己;“他洽”及说服他人;而“续洽”是对自己的承诺进行履行的结果。

满足两者也是存在的。满足“自洽”和“他洽”的行为,其行为既符合自己的意愿,又能把对方说得团团转,但在履行承诺方面却毫无可信——比如把女人骗得团团转的花花公子;满足“自洽”和“续洽”的行为,看上去很固执,甚至不会对别人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但这样的人会有非常坚定的目标性——比如蓬头垢面的艺术家;而满足“他洽”和“续洽”的行为,是一种标准的契约关系,为他人提供服务并且保证服务质量——至于他自己内心有没有完成“自洽”就不太好说了——比如便利店里那些形成了条件反射的“欢迎光临”。

只有真正满足三个条件,这个行为才是“合理”的。至少当事人自己不会因为迎合别人感到痛苦,对方也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彼此都履行了契约关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在很多婚姻关系里,一方出轨/家暴,另一方会选择原谅——因为他们在“自洽”里面说服了自己,对方不过是一时犯错。而对方在努力用“他洽”去哄骗对方,说自己以后再也不敢了。而两个人最终会意识到,在“续洽”的环节,出轨和家暴的人还会再犯——所以婚姻关系里的这两件事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回到“老实人”的故事,他的“回应”之所以让劝告过他的人都感到恶心甚至是愤怒,正是因为他的行为完全没有符合“续洽”的部分。同时,他在和前女友发生关系且没有复合之后,他虽然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负罪感,但他在用一种狡猾的“自洽”的手段把这种负罪感分配出去——他开始找人诉苦,承认自己的错误、保证自己下次再也不会等等。

还剩下一个“他洽”的条件——很显然,他完全没有满足,因为他的行为说服不了劝告过他的人。哪怕是他低声下气地诉苦和承认错误——这就和出轨、家暴里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人一样,他们不过是想在当下极力地“他洽”别人,以满足自己的“自洽”——我都道歉了,你也不会对我再怎样。

拆解一圈,我终于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个“老实人”自始至终只有“自洽”的部分,他作为一个成年人,没有履行劝告人的“续洽”部分,同时又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他洽”,无法给别人一个荒唐行为的合理解释。也就是说,他不仅没有给出一个“回应”,甚至还当面撕毁了契约。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他自己的事情,外人掺和什么”。不过是因为当人们和他打算建立起“亲密关系”的时候,其他人都在努力满足“三洽原则”,而他却始终保持“自洽”的方式做事,这对“亲密关系”本身是毁灭性打击,同时还浪费了之前所有的构建成本——这就是让参与者都感到恶心和愤怒的根本原因。


不过,关于这个“老实人”的故事,还有特别多值得拆解的内容,比如剧本结构、人物原型等等。得看看剧情进行到哪一步再来深入拆解。换句话说,这大概也是他所谓的“存在感”吧!

onojyun

  • 没有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