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粘黏记忆的胶水

2024年5月31日 11:00
作者 ONO

说实话,有点后悔开始#羞耻心计划 ,因为我在仔细阅读记事本的时候,的确回忆起了太多学生时代的丢脸事——之所以觉得丢脸,是因为现在看起来,那个时候经历的所谓“低谷”,都过于矫情。但是因为有记录,所以这些“矫情”再重新剖析起来,又特别有趣。

我再看了一遍记事本,它更像是一个“博客”的雏形。有站点标题、有简介、有不同的创作内容、甚至还有本子被传阅时朋友留下的评论。里面记录的人或事,有人来有人去,才有了记录的乐趣。也就是说,记事本的功能不仅仅是记录,当然也希望被人看见、被人见证、希望有人与我发生连接。


在这些记录之中,难免会有情窦初开时期,关于感情的记录。删删减减、遮遮掩掩,一代新人换旧人。纸质记事本之于电子博客最大的区别,在于无法完全删除。所以一段恋爱关系结束之后,记事本里的人和事就需要“删除”。博客可以做到不留痕迹,记事本就必须要纯物理的手段——涂黑、撕毁、用胶水粘黏覆盖。

于是,整个记事本里有许多被“封印”的页码,一上来我就决定考古这些内容,让羞耻达到一个小高潮。就像日剧的第一集加量播出一样,要在一开始就把整部剧的情绪和节奏推至高点。这个“考古”的过程也像极了日剧的结构——谜团→揭开→引发新的谜团→揭开→引发新的谜团→再也无法揭开,主角被卷入故事之中。

起初,我还能回忆起来这些“已删除”里记录的都是谁,直到我发现封面和扉页之间有一层被紧紧地粘黏着,我试过各种方法破坏它,都没办法顺利撕开,结果一用力,它被彻底撕烂,里面密密麻麻的字也因为受潮完全识别不了——这反而加剧了我的兴趣——我到底在这一页留下过什么,而我又为什么要封锁得这么严实。


一般来说,博客最核心的展示窗口并不是首页,而是“关于这里”,因为这里凝聚了作者个性和创作初衷——就算你没有认真看过对方的博客,但是如果你仔细看过“关于这里”,就能分析出这个作者在追求什么,保证你不会暴露你其实根本不关心对方在说什么,但是又能评论到别人心坎儿里(当然这是后话了)。记事本的封面和扉页之间这一页,就像是“关于这里”,这里一般会记录励志格言、或是对自己的期望、甚至还有和(当时)最重要之人的互动。

我会封锁得这么严实,大概是第三个原因——因为有故人在这里留言过,分手之后为了“仪式感”当然得把这些东西都“删除”得干干净净。这不是一段愉快的分手,所以要对得起这场分手的仪式感,一定是趋于“毁灭”的方式——但是为什么我不直接撕毁呢?

先回到此时的时空,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有些人分手之后,并没有把前任的联系方式彻底删除,甚至有的时候还要去翻看对方的朋友圈,或者是精心发布一个希望对方能看见的朋友圈。那为什么不直接把对方从自己的生活完全删除呢?我问过很多人,得到最多的回答都很虚假——“无所谓,我对她已经无所谓了,做朋友也行。”所以我会逼问,那如果对方发了一个和现任约会的照片,你会如何?他们都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但脑子已经在开始寻找自己要发一个怎样的朋友圈来进行“等价报复”。极少会有诚实的人,他们会明确告诉我“我只要看到我比他过得好,我就很开心”。

看吧,其实目的都是如此,只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


在记事本里记录过一句话:

爱和恨同属,它们彼此共生,所以爱的反义是冷漠。

有点矫情,但也确实很有道理。是因为还有爱,所以恨才有了对标的对象。如果真的当这个目标也不存在的时候,很也荡然无存。

所以为什么不删?因为前任还有前任该有的作用——留着日后打一炮、或是看到他过得不好我就开心多了。

回到记事本的时空,那一页被粘黏起来,而没有彻底撕毁,正是因为我觉得它还有必要在那里提醒自己,原来我付出过真正的感情,以至于它还可以刻骨铭心地成为一个具象化的粘黏。但随着时间推移,它无法再被揭开,而当时那些所谓的刻骨铭心也完全被遗忘。

在扉页,写着一句话,是模仿泰戈尔的诗:

你喜欢、你热爱,花儿努力地开。
你讨厌,你憎恨,花儿努力地开。

从喜欢到冷漠,记忆被粘黏,日子停不下来,花儿努力地开。那些在感情里还死守着总有一天会报复回去的人,是不是也就活在了最初的那一刻,再也看不见花落花开。


会不会多年之后,因为羞耻创作的文字也会变得羞耻起来?有趣的是,在某一页被封起来的夹层里,竟然有一封被撕得粉碎的书信,它竟然是以“可被拼接”的方式呈现,足矣说明它即表达了浓烈的情绪,且又希望被记住和重提——下一次来看看这封信的内容。

onojyun

必定埋下吵架祸根的方法论

2023年3月31日 12:50
作者 ONO

近来成了好几个人的「感情专家」,当然也没有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只是把他们感情关系里一个共同的问题给揪了出来,且没有提出任何的解决方案——因为想要解决这件事情,得回溯到他们二人关系最初的某一个还未解开的心结——而这个心结,他们之间早就默契地选择了遗忘和不愿再提起。

「要不然就分手/离婚」这句话,是非常极端地存在,一部分人会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任何小事情都可以激发这句话从两个人的嘴里出来,但也不见得他们真的分手或离婚;但另一个极端,另一部分人只要说出了这句话,那就必然是分手和离婚的结局,而且一点挽回的地步都没有。


为了弄清楚这里面的「逻辑」,于是我调查了好几对经常吵架的情侣。

在他们吵架的「原因」里,我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共通点——「算了,他就是这样的人。」

比如男女双方对同一个人产生了好感分歧,其中一方有没有资格表达自己对该人的「不爽」?特别当这个人还是男女双方其中一方的亲友时,这种资格在传统的中国人际关系里就被自然剥夺了——因为彼此是一个整体,但其中一方产生了歧义,就必须要服从对立态度——比如男性必须服从女性的决定、或是少数服从多数等等。

如果真的有人想要行使这个「资格」,比如男方愤然离场之后,大概率会被丢下一个评价:「他就是这样的人。」特别是这句话是当着外人说的时候,它的杀伤力更大,就如同是在两个人的关系中埋下了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随时随地都可以以翻旧账的方式被拉出来加速时间。

这样的定时炸弹被安放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两个人的争吵最终的收场就会回到「算了,你就是这样的人」,让彼此妥协回那个定时炸弹暂时还不会爆炸的时空。接着,他们会在各自的「领域」里寻找支持者,以证明「对方就是那样的人」——于是绝对服从的游戏就开始了——男性必须服从女性的决定、或是少数服从多数。事实上,感情双方自知炸弹在何处,但是他们都不会试图引爆。引爆的方法,往往有第三个人,跟着一起挞伐对方——「对啊!他就是这样的人!」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构想了一种「政治稳定理想状态」,即「上位者团结,下位者分裂」。所谓的上位者,就是统治下位者的角色,他们需要稳定的政治结构,以保证他们处于上位并保证既得利益;而下位者被统治时,一旦他们出现了团结,就必然形成多数人对抗少数精英特权的局面。于是,柏拉图认为,上位者团结,并「人为」地制造下位者的分裂,是形成统治稳定。

感情关系也是微小单位的「政治」,而这种稳定也是用这个方法——好了,解决方案就在这里了——在感情关系里找到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这个敌人,就是那个嚷嚷着「对啊!你就是这样的人!」的贱人。

onojyun

人工智能真的能代替写作吗?

2023年3月25日 11:00
作者 ONO

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这段时间又掀起了一波小高潮,大概是因为ChatGPT发布了4.0之后,突然发觉前段这个职位好像也被「替代」了。接着,更多人加入到这种「恐慌」之中,到底还有什么职业是可能被替代的?

在开始话题之前,我会插播一个看上跟人工智能毫无关系的真事,至于他们之间有什么微妙的链接,你看到最后就会明白。


前几天一个看到一个人在朋友圈抱怨,说自己在出差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自己随身的电脑包的内衬口袋里,有一枚AirTag。他也不确定这枚AirTag是不是自己遗忘在这里的,毕竟家里确实够买过好几枚AirTag,主要是放在了一些容易丢失的物品上面。只不过这枚恰到好处地出现在这个电脑包的内衬包里,是他没想到的——或者说,就算想到也不能再细想下去的。

因为很好奇这个事,所以我去私信了这个朋友,问的并不是这个AirTag是谁放的,我问:「你发这个朋友圈有屏蔽你的老婆吗?」他回复道:「哈哈,这都被你看出来了吗?」我回:「不然你也不会发这样一个朋友圈。」

这是一个婚姻生活里的悖论命题——如果妻子想要「监视」出差在外的丈夫,在他的电脑包里放上一枚AirTag也很好解释。但是如果丈夫发现了这枚AirTag,他该麻痹自己是自己「遗忘」在这里的,还是去怀疑是不是妻子正在怀疑自己——他当然知道,当他去质问妻子的时候,这个悖论就会升级——「你如果心里没鬼,你看到这个东西在你包里,你会怀疑我吗?」


那我们试着把这个问题询问一下ChatGPT,看看它是如何理解的:

很显然,人工智能是非常「理性」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这是一种非常制式的感情问题的处理方式,在绝大多数的感情咨询里,这样的手段也是最开始用于解决矛盾的关键。事实上,回到刚才我提出的那个「悖论」,很有可能在说出来的最开始,这件事情就朝着一个完全无法控制的矛盾去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人工智能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要素。


我们可以把这件事拆成两个部分来看——人工智能建议的是丈夫找妻子说个明白,把误会和怀疑统统解开;而在现实层面,是丈夫屏蔽掉妻子发了一个「意外发现电脑包里藏着AirTag」的朋友圈。这两件事事实上是完全对立的,前者是理想状态下的感情关系处理方法,而后者的原因,反而困住了人工智能。

当你作为一个人,带着「情感模块」来看待这件事情时,你大概能非常快地模拟出这个丈夫之所以一定要发布一条屏蔽妻子的朋友圈消息时的情感,是因为你将自己带入到了故事当中。

然而,人工智能是做不到这件事情的,因为目前来说它并没有情感模块——所以它只能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讨论感情问题。


好,我们接下来把这个故事从现实生活投射到文学领域,来看看人工智能能否摆脱这些制式的逻辑思维:

不得不说,人工智能确实有将剧情「逻辑自洽」地运作下去之能力,是值得创作者感到「恐慌」的。但这种大家都能猜到的剧情,真的会是替代写作的「能力」吗?

这就是刚才提到的那个「最关键的要素」——人工智能因为没有情感模块,它无法准确地处理一切受制于和源自于「情感」的事情,比如感情、人际关系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它没办法「准确地」解释「丈夫为什么会屏蔽妻子发布朋友圈」的原因——它只不过是在用逻辑推论说出了可能性。但现实中的人,却能够模拟出好几种作为丈夫的真实情感,甚至是「自我欺骗」的情感模块。


所以你觉得人工智能(就目前而言)真的能代替写作吗?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是一部小说,人工智能所想的那些「可能性」,已经是大部分人习以为常的,那如果是一部小说,显然不能被人工智能猜中:

抱歉,这位朋友和他的妻子,我说的只是小说而已。

onojyun

  • 没有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