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承认平庸

2024年9月8日 11:00
作者 ONO

这两天接待的10人死亡体验,遇到一个“教科书级别女性特质”的客人。

事情是一个蝴蝶效应的结构。起初第一轮需要表态观点时,她一直唯唯诺诺不敢举手,想要支持A观点。在开始以此表达观点时,她当着所有人的面承认自己“是因为看到多数人举手,所以自己也选择了B观点”。在听到更多人表达观点之后,她无视流程打断他人发言,想要将自己的观点改回A。主持人示意“等一下”——这里出现了一个歧义,主持人的“等一下”是为了打断这位客人破坏规则的行为,而这位客人认为的“等一下”是一定会允许自己再为自己辩解。这一轮,她被高票投出,是认为最没有眼缘或最不喜欢的表达,其中的理由有写明“从众”。

因为这个初步印象,她在这10个人的陌生社会里留下了最初的刻板印象。当她被淘汰后,不服我们给她包含“从众”定义的关键词。对于关键词,它是解释当事人在本场活动淘汰之前,集体对她的认知,由陌生人折射出一个人的某一个特质。所以关键词并不能涵盖她的一生,所以当她意识到关键词不是挑事的点时,她非常聪明地抓住了“程序瑕疵”,主观认为主持人的那句“等一下”是对自己可以为自己辩解的承诺,而主持人没有履行这个承诺,才导致了大家对她有了从众的印象。

细心的你也应该发现问题,这里面的因果是完全错乱、甚至颠倒的。


我们接触过很多客人,用主观臆断讨论假设结果的不在少数。比如,她会假设“主持人讨厌她故意不让她表达观点”,或是假设“这是流程问题,如果自己不是第二个发言就不会慌乱到说自己随多数人投票”。恰好,我们又是非常善用“奥卡姆剃刀”的人,三两下就把她的假设砍掉,最终回到最初的那个点:到底是我们因为没有让她修改投票导致了他人的从众印象,还是她最开始表达观点时就已经暴露了从众心理?

很显然,她的那句“是因为看到多数人举手,所以自己也选择了B观点”发生在观点修改之前,也发生在程序瑕疵之前,这一句话当然是造成刻板印象最初的“因”。票选她出局的人,也是因为这个初步印象,对她评价了从众一词。见问题根源被揪到,她立马切换赛道,就算在场有当事人承认自己就是票选她出局,并且因为她最初的发言留下从众印象,她也无视这个事实,认为如果有改票的流程,自己就可以洗刷从众的形象——而认为她从众的人,则觉得正是因为她一开始的发言和后来在听完别人发言想要改票的行为看上去就是从众。

她又换了一个赛道:“他们根本就没有认真听我说话。”这句话,是她在面对当事人和事实的情况下,对他人的定罪。我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立马追问:“你为什么觉得别人没有认真听你说话?现在是有人站出来承认投票的事实,你是不是也没有认真听她说话?”

她朝着我非常严肃地说:“你现在是在攻击我。”

全员愣住。

我换了个语气,继续追问:“现在是有人站出来承认投票的事实,那你是不是也没有听她说话?”

她对我说:“你为什么凶我?”

有好几个人被气得噗呲一笑,包括她身后一直懒得加入讨论的老公。


上面这段描述,有一个词无时无刻地出现——“从众”。她是从众的人吗?毕竟她最早被淘汰,整个“社会”对她的认知只能停留在最初的那一刻。死亡体验的乐趣在于,无论你是用伪装的方式还是真诚地面对大家,其实以陌生人构成的小社会里,都能互相照出真实。往往那些最不真诚的人都容易被高票淘汰。但是在当下那个需要轮流发言的场景,她因为“紧张”表达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相信她那一刻不是装的,只是她还没有背好台词站上舞台表演自己,所以本能暴露了自己的从众心理。

她当然不希望自己从众,从众就意味着要否定她的“特别”。但她是特别的吗?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她是第一个在工作室和我们理论的人,只是理论的方式是用一大堆假设来推导出她想要的结论,而我们又非常善于揪出问题的本质和将不停切换赛道的人拉回到问题本身。所以当她没办法将我们拉进她的逻辑谬误里时,最终竟然用“你为什么凶我”作为新的赛道。

这个案例的有趣在于,她为何如此反感“从众”这个定义?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给到她的关键词,而是当她意识到自己留下的从众印象,正是她最开始那个本能的发言暴露了她就是个从众的人。这种攻击不仅仅是对我们这个“表象”,更多的是对内指向了她的“内核”,对内攻击是无解的,所以此时此刻必须找出一个罪人,来负责她的“下意识”——于是,一大堆外归因包裹着这个脆弱的内核,以为没人看见。


承认自己平庸很难吗?当然,因为这就意味着自己将要丧失“自命不凡的特别感”。但如果这个评价来自于陌生人,这种“伤害”更大,加之在最开始就因为本能暴露了真实的模样,无论后面如何表演,大家都会因为最初的刻板印象而觉得“割裂”。这就是人与人形成关系的意义,你既能看到别人,也能让别人看到未曾发现的自己,通过自我探索,一起看到彼此都没有看见过的真实的自己。

我很能理解一些人无法承认平庸的原因——比如创作者,平庸就意味着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是平庸本身没有任何标准,所以只有通过对比自己的“特别”才能指证他人的平庸——也就是说,当平庸的概念消失时,特别的概念也会跟着崩解。只是那个当下,在她的世界里,“从众”就是她为了凸显自己特别的那个平庸参照物。

老鹰和鸡毛掸子都有毛,但他俩爱惜羽毛的前提是不一样的。

onojyun

今天七月一,是庆祝建党还是写个半年总结?

2024年7月1日 11:00
作者 ONO

早起刷朋友圈的时候,看见一个做代购的朋友,突然发了一张“庆祝建党”的文案图片。我一开始以为他只是在转发图片,结果仔细一看,上面的二维码竟然还是自己的微信号。他是真的为了今天去制作了这张文案图,只是我没弄懂这其中的逻辑,这件事和他做代购的关联在哪里?

毕竟投机倒把罪是2008年才正式失效的。

于是,我打开了我的工作微信的朋友圈,这里的添加的微信主要是以前的同事、商务合作、客服之类的。果不其然,这个朋友圈有大量的“公关文案”,甚至一个公司的人每个人都要转发一次。

以前有一个方法,如何转发公司要求的文案但又不影响自己的朋友圈——给同事专门分一个组别,需要转发公司的内容都丢给他们看得了。这个行为,事实上和这群人想要利用“公关文案”宣传出去的东西其实根本没起到作用。到最后只是一场公司内部的自嗨行为。

我以前也在所谓的大厂呆过,也见过“公司自豪感”极其强烈的员工。他们转发公司要求的内容越多,越显现出这个公司的“没有章法”,没有公关日历、什么节假日都要蹭、热度蹭不上、时事又不敢碰,到最后就只能做些自娱自乐的H5小页面,每天玩的也就那几个“公司自豪感”最强的员工……


同样的游戏乐趣,在每年“迎财神”的时候。人们在朋友圈发布、转发各种迎财神的话术,我所在的一个聊天群,也会研发各种“反迎财神”的方法,比如“转发鱼叉叉走所有人的锦鲤”的、胡乱建议“屁眼塞炮、财神驾到”的、搅乱市场规则说“发财神倒像的财神才会到”等等。然后实验朋友圈会不会有人跟着做——转发迎财神的人社会屈从性本身就很高,更别说有“更吉利”的做法,渐渐就会有人效仿起来。

当然,有人会说我们这是在“破坏气氛”,大家只是图个好彩头,没必要较真——但是我们并不是在破坏气氛,而是在实验社会屈从性罢了,其底层逻辑请回看:《每月总结会让下个月过得更好吗?》《考试迷信》

说到这里,又要特别说明一下。本文并没有在讨论“对与错”,并没有暗指今天转发庆祝建党文案的、在初五的朋友圈迎接过财神的、在今天发布每月总结或是半年总结的行为是“错误”的。这里只是在聊社会屈从性里的话题,因为社会屈从性最直观的反馈就是效仿——当一个行为被越多人遵从,那这个行为就会形成一个圈层的默认规则。以至最后,不遵从这个规则的人都会被排他。

比如当电梯里的人都背对着门口站立时,最后进去的人,如果社会屈从性较高,他也会本能地背对着电梯站立。


当然,除了“屈从”,也有“不得不”。比如我朋友圈里所处医院系统的、教师系统的人,或多或少都需要转发建党的图文。为数几个没发的,他们也向我承认是因为分组只给领导看了。但换一个角度,他们也是在“屈从”,一种在“体制内”的生存式的屈从,否则他们的铁饭碗就没了。

至于最开始提到的那个做代购的微信,为什么他也要发一个庆祝建党的朋友圈。他非常一本正经地回答我:

“我这里的客户也有党员。”

嚯!!!

onojyun

匿名评论的游戏规则

2024年6月27日 13:10
作者 ONO

自从发现博客可以允许用户匿名评论之后,“有效互动”就多了很多。

开放登录评论那阵,虽然也有人留言,但是为了SEO来的人居多,所以常常他们只看完标题就开始评论。殊不知我是个典型把丑话藏在中间的人,常常会有些文不对题的文章,一眼就能看出哪些评论是为了留言而留言。

前段时间,有人在博客上留言,不小心登录了账号,遂在Telegram上留言希望我能帮他删除评论,保留匿名的那一则。因为那篇文章相对来说比较敏感,很有可能就会被有心人利用进行“文革式举报”。我很乐意匿名游戏的存在,因为这样至少大家还保留了一份“说真话”的权利。

除了“说真话”,“骂人”的成本当然也变低了。我偶尔会收到辱骂的私信,他们常常并不是采用匿名留言的方式,而是直接私信,因为私信可以隐藏的信息更多。这让我很不爽的一点并不是被骂,而是对方没有留下通讯方式,导致我没办法继续深入了解下去——他到底为什么想要骂我?毕竟我写的很多文章都指名道姓地骂过某一类人(比如我在致歉信里就已经向这么多人道歉了)。


我的博客是在2021年那会搭建的,2022年整年因为在坚持每日写作,所以曝光量足够,常常会吸引来各种SEO狂热分子留言,只看标题就开始评论的内容也不在少数,所以这类评论我极少回复。之后2023年,因为经常出差,发布量急剧下降后,SEO狂热分子也不再偏爱我这里,反倒是匿名留言的人更多了,而且留言的内容明显是看完了文章且引发了彼此的思考。

曾经,一位朋友在《博客的本质是电线杆子,所以难免会遇到乱尿的》留言道:

有个问题,我路过一个电线杆子,撒了一泡尿,为什么几乎所有电线杆子都要我留下邮箱,作为过客,并不想留下交集……还是说,博主们只是单纯地不想和我这种游客打交道。

我很喜欢匿名留言,以至于没办法匿名留言的地方,我哪怕是码了一大段文字,到最后一步发现必须留下邮箱的时候,就兴致全无——如果可以,即时聊天甚至是面对面聊天比起那个“必填”的邮箱,都要行之有效很多。当然,这也仅仅是我的个人习惯罢了。比如,我的博客就有一个署名为Sean的匿名留言,有的时候他会洋洋洒洒地评论一段后,用最简短的S.表示自己,颇有一种信息贩子神龙不见尾的信息交易感。他的留言从来不会让我失望,总是会在一个我未曾想过的角度讨论话题,跟佐罗最后挥剑刻下的Z有异曲同工之妙。


博客今年是第三年,透过博客认识的朋友,最后到添加微信好友的人数只有2个(QQ还有1个)。知道我博客的朋友也并不多,偶尔也会有朋友因为看到我的某一篇文章突然和我讨论起来,这一切都变成了一种随缘机制。之前,和一位博友留下了一个未完待续的话题——为什么会有大大小小的博客联盟,这些模式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

如今把这个话题重新开聊,其实可以先回过头来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部分的博客不允许匿名评论?

一方面,是大家都会说的,是为了避免垃圾评论。(至少我开发匿名评论这么久,极少遇到垃圾评论,大概也是因为SEO狂热分子觉得我这里没有价值了)

另一方面,是或许是因为备案关系,避免触碰敏感信息,留言“署名化”本身就是一种责任规避;

其次,SEO仍然是很多博客创建之处,甚至是生存的关键。所以为了对等规则,自己到处带着名字、头像、邮箱、网址的方式留言,自然在自己的平台也欢迎他人采取同等的行为。

这种模式里还有我不太能理解的,就是博客留言甚至需要“注册”的。将博客论坛化不失为一种“出路”,所以往往这一类的类论坛的博客最终都会发展成“博客联盟”——自己作为博客主,订阅他人的RSS形成信息流,当基数足够,就会开放“申请通道”,从而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博客联盟”。(这一点就解释了博客联盟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社交抱团”是很多社交模式里很容易发生的事情——比如你新加入一个社群,社群里已有的“元老”自然会拥有一种“高姿态”来对待“新人”,特别是当你拥有超脱团体的认知和能力的行为时,他们唯一能过“超越”你的方法只有“资历”这个维度。所以“社交抱团”本质上是在维护一种“身份特殊感”。当社交抱团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社交联盟”,它的程度更高,并带有强烈的排他性,这个时候除了要维护“身份特殊感”还要维护“身份特权”,涉及特权的行为,自然就拥有了掌握他人“生杀大权”的权力——管理他人的言行、规范他人的行为、公开抵制、集体排挤等等。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获得他人的支持或是融入某一种群体,本身就是一种生存法则,当个人融入群体就有了身份上的认同感;但群体又以什么方式存在呢?自然就是对另一个他者的控制,或者是对另一个群体的敌对,从而获得更强烈的存在感。


这个时候,就有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规则。

“被个人认同的个人”和“被群体认同的个人”,哪一个的认同感更强烈呢?按道理来说,人如果如此追求群体,当然会更在乎群体对个人的认同感。同样,个人比起群体,更容易被否定,往往会有人因为否定一个人从而否定个人支持的个人或是群体。然而,群体的认定是“广谱的”,因为大家都需要在一个平均水平,才能做到公平,如果在群体中获得了更多的认同感,自然就会导致群体分化,从而形成更小的社交抱团——参考职场;但个人对个人的认同,却没有深度上的限制的,比如我对SEO狂魔的认同度为0,但是对于一些有趣的匿名留言反而更有兴趣。群体追求的是广度,广度越宽,认同感越全面,群体感越明显;而个人追求的是深度,深度越深,认同感越“特别”,从而追求个体上间的有效社交。

于是,因为这个游戏规则而分出了两类人,群体性和个体性,这两者没有好与坏没有对与错,只是看价值观取舍。而当群体性的基数足够多时,“联盟”需求市场就会形成,从这个角度,也就解答了“博客联盟”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二。


以上所有的游戏规则,是因为建立在“我们彼此知道你是谁”而形成的,因为有这个规则束缚,我们之间的交流才必须要“见面三分情”——如果我们把匿名规则加进去,游戏规则自然就被破坏了——因为当匿名冲突群体时,群体没有攻击目标;但匿名攻击个人时,无法代表群体对个人造成伤害;匿名无法形成联盟;匿名也无法推测它所需要的认同感属于何种。

这便是匿名评论的游戏规则——对社交抱团从根基上的摧毁。

onojyun

全民智没体

2024年6月5日 11:31
作者 ONO

标题没错,就是“自媒体”的谐音梗,“智没体”取其字面意思,就是没有智商可言的自媒体。

每年6月5日,重庆上空都会拉响全城防空警报,是在缅怀“重庆大轰炸”的遇难死者。因为这是每年的传统,所以大家也已经习以为常。新生命每年都会轮替进入到学生时代,所以这个防空警报的教育意义是持续的。

这几年,YouTube上面一些低智的“中文反贼频道”,不仅仅爆出了“我师父说中国疫情要死4亿”完全没有数学模型可言的惊天低智言论。也有的为了吸引点击,每年都会把重庆拉响防空警报的画面做成“重庆沦陷,中美大战一触即发”的标题党。但别说,就算这么低智的言论,也可以吸引很多人放弃思考地认同。

所以每年我都会跟朋友开玩笑,今天6月5日,重庆完了,一片漆黑,中美大战又要开战啦!


YouTube的创作者利用信息差,将重庆拉防空警报的画面是非颠倒,伪造成战争画面,倒能说通,毕竟他们的受众不仅仅是因为一部分人的低智,也有其政治站队的目的。当乌合之众形成,为了满足这个集体怪物的胃口,说他们最想听的话就成了运营的关键,反而不是“保持理智”和“头脑清醒”。

我见过一个最离谱的造谣,是说薄熙来在重庆从政时期,为了复辟“毛左”的道路,在重庆医科大学耗巨资修建领袖毛泽东的大雕像——我他妈5岁在重庆医科大学玩的时候就已经看过那尊石像了,这群人是怎么可以扯到薄熙来时期的。接着,这群人开始罗列各种证据,甚至还表明这尊雕像是秘密修建的——期间,这个雕像确实有被围起来重新返修过,这反而成了“秘密修建”的证据。

刚开始,这个消息还是在外网流传,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个阴谋论竟然出口转内销,在墙内流行起来。一开始还有很多知晓真相的人站出来骂两句,后来抵不住乌合之众的“阴谋论口味”,这个消息也就真真假假变成了个坊间传闻。


智没体的核心除了吸引眼球,其内部运作逻辑,诚如我在《阴谋论是非黑即白的最后一层遮羞布》所提及的底层逻辑是一致的。难道受众得知真相之后,不会回归头去指责这些谣言散布的智没体吗?显然不会,他们自己因为关注了太多智没体,也没心思再去回溯信息,且还有更多的阴谋论等着他们茶余饭后去阅读和作为谈资。

说到这里,我随手打开了自己的家族群,看看这两天又有什么“骇人听闻”的新闻。

几大名医揭老年人最有害的四种行为,早起锻炼排第一!再见了海鲜!4月11日各海城市的核辐射超标竟如此严重!马上删除!这些都是毁掉无数人的人类发明!实在让人心惊胆战!事关你我,前往不能大意!!!

我上次在群里随便发了一个《这些东西不能一起吃!》其实内容都是恶搞的,比如牛奶不能和水泥一起吃、苹果和电池不能一起吃……他们估计看都没看,仅仅是看到标题就觉得对自己有用,分别表示谢谢我提供的信息。


薄熙来秘密修建毛泽东雕像的消息,而已曾今在这个群里出现过。当然,这群老年人也挺有趣,他们重来不交流别人发出的信息,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看到的东西发不出来,活生生地把一个群变成了谣言收集箱——微信应该换一个思路,不应该等人举报,而是监控每一个有老年人的家庭群,这里面的信息挨个枪毙都不可能有冤假错案的。

有利可图,当然是智没体运营的根本原因,而这些信息又往往夹杂着拼多多的广告,也就是说,他们的受众其实是一致的。那智没体怎么可能会消失?

现在防空警报停了,美军还没有打过来,害,但是战火已经在智没体上蔓延开来咯!

onojyun

陈奕迅的演唱会门票到底值在哪里?

2024年4月27日 22:47
作者 ONO

如果你跳过了中间的内容,直接跳到最后一段的结论部分,一定不会明白我是如何推论出这样一个“荒谬”的结论的。


事情是这样的,陈奕迅演唱会开票了,这很正常。

毕竟今年有一大堆听过的没听过的明星都出来开演唱会、会唱歌的不会唱歌的、真唱的假唱的,只要能开演唱会,都能从“后疫情经济”捞上一点。对于观众也不赖,花钱买一张演唱会票,拍照打卡发朋友圈——毕竟照片本身也包含了大量“我不用说但是你得看明白”的信息:在演唱会第一排拍的和在俗称“山顶”拍的照片,明显是两种等级。不过,也有人会在演唱会之前,特地跑到最靠近舞台的地方拍照片。为了区分“老子才是买到第一排座位的票”,这种人往往不会站起来拍照,更不会背对着舞台拍照,他们一定是坐在座位上,拿着票对着舞台拍上两张照片——一张是前景虚化,要证明自己离舞台有多近;另一张是后景虚化,聚焦在票根上,要证明自己买的就是前排座位。

显然,坐在哪里、买了多少面额的票、以及自己听了谁的演唱会,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竞争”。当然,人们并不愿意承认这其中的“竞争性”,毕竟参与演唱会是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歌手。但是支持者之间,因为票价就分出了“三六九等”——刚才提到的竞争性就是因此而来。所谓竞争不是因为你想要跟别人比,而是当有了对比之后,就算你不参与竞争也会被卷入无形的竞争之中。

举个例子,你发了一张看演唱会的照片,但是视角是在山顶;而你的朋友也在朋友圈发了照片,他坐在了看台区,他还给你留言:哇,你也在看演唱会啊。好了,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你发了朋友圈小视频,是山顶的视角;紧接着你的朋友也发了同一首歌的小视频,是直接拍摄明星的视角。这个时候,朋友圈的共同朋友,回复了另一个人:哇,你这个视角更近

有人肯定要说了:我发朋友圈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根本不是为了别人——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讨论,详见《写博客是为了自己就别他妈发表出来啊》

你有发布的权利,且发布在公共媒体,所以别人也有评价的权利,甚至是只出发于自己主观认知的评价,所以你在这里获得不一定全都是“认同感”。


这场通过“票价”引发的无形竞争,无论我们是否参与,只要我们将它作为一种社交符号公之于众的时候,都会被卷入其中——比赛的乐趣,并不是眼睁睁看着领先的人与自己拉开越来越远的距离,而是你看到还有人落后于你。

回到陈奕迅演唱会——他的演唱会开票了,距离相对更近的内场的票是2580元,坐在“半山腰”距离更远的看台居然也是2580元。(这个内场票价本身也偏贵,比如蔡依林的内场票价是1280元)

于是2580元的看台票成了尴尬的存在,其他区域的票都一抢而空,唯独这个区域的票还剩下一些。

恰好在我的朋友圈里,有人抢到了“看台2580”,为此还发了朋友圈,证明自己对陈奕迅的爱。这个时候,有人在他的朋友圈下面提出了疑问:2580元买一张看台票,有一种被割韭菜的嫌疑。接下来,也有人在朋友圈发了吐槽陈奕迅演唱会“割韭菜”的朋友圈。这个买票的朋友也能看见这些朋友圈,气氛瞬间尴尬起来。最后这个买票的朋友先后经历了尴尬、羞愤、最后怒删了付款成功的朋友圈,但由于被这么多人见证了他购票、意识到票价与观看点不匹配、自己在朋友圈吐槽化解尴尬的全过程,他的心路历程都被记录在了朋友圈。

自此,他已经完全跌落进了自证陷阱之中。

其实要从这个陷阱跳出来很简单——自己羞于面对的尴尬,往往就是困住自己的死结,不如自己把这件事再公之于众一次,诚恳地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这未尝不是一个有趣的真实故事。而他轻而易举地跳入这个自证陷阱,就是因为他过于在乎自己在别人眼里的模样。


再从从个人到群体——看演唱会更像是一个群体活动,陈奕迅割韭菜的票价一出,也在网络上遭到了其他演唱会参与者的疑问、嘲讽甚至是“羞辱”。认为陈奕迅“专业能力”不值这样的票价,自家明星的演唱会更有“良心”,这样的言论也一定会激怒陈奕迅的粉丝,他们为“陈奕迅的演唱会本来就值这个票价”进行了各种自证。

接下来,这场竞争,从个人到了群体,从票价的数值进而上升到了“谁的偶像更有价值”。将明星作为“符号”,与自己进行类比,从而证明自己的价值,正是“乌合之众”标准的运作机制。就如同一个男性不允许他人羞辱自己喜欢的球星一样,是因为这个男性将球星作为“符号”与自己进行类比,当球星受到否定时,他会觉得自己也跟着被否定——所以往往男性和男性之间,在每年世界杯期间,都会因为支持不同的球星进而上升到对对方的人格和尊严羞辱。

当群体拥有一个“共同敌人”时,群体内部会变得更加稳定。这个时候只需要一个老生常谈的简单逻辑,就可以让群体价值得到升华:当A和B不同时,只要证明A是错误的,就自然证明了B是正确的。

“陈奕迅的演唱会简直就是在割韭菜,傻逼才会去看吧!”这句话里就包含了两个A错B对的要素:“其他明星的演唱会都不是割韭菜”以及“看其他明星的演唱会才不是傻逼”。

这个时候,你会惊觉——我们从群体的战争又回到了个体的评价。

好一个声东击西啊!


但是,群体内部真的会因为一个“陈奕迅”而变得稳固吗?显然不会,因为内部之间又会回到票价的“竞争关系”,因为谁都想要证明自己才是最懂艺术、最特别的那个人,只要有一个人否定了个体的“价值”,自证的游戏便会开始,而自证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找到那个“听陈奕迅演唱会买了2580元看台票的人”。

综上所述,陈奕迅演唱会票价最值的地方——花钱买来了自证游戏里的嘲讽和羞辱。

onojyun

  • 没有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