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莫比乌斯

死亡.exe

作者 ONO

这两天收集了好几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事实上都是来自于他人的经历,只是我没有亲身经历,无论是它内在的情感还是后坐力,都是没办法完全复刻的。


我很喜欢特别的人,这样就意味着他在人生的某一个看似相似的经历点上走向了另一个分支。“人”都是类似的,但分支越多,就变成了平行世界的“个体”,各自都无法被完全复制,彼此是对方的参照也是解药。准确来讲,我更喜欢“个体属性”更强烈的人,而那些从未自省过“我为何如此”的人,更像是社会学里的“样本”。

我之前很难向人解释“我为什么会坚持写作”,因为大部分的人,他们觉得“生活没有必要分出这么多时间为一个不会带来收益的事情”。事实上,我曾经坚持写作是一种消极式的对抗死亡焦虑,而如今这个博客,从2021年注册以来,共计616篇文章,也算是一种对抗死亡焦虑的形式,不过它更积极——是我主动选择想要记录下什么。很可惜的是,凡涉及死亡的,大部分人会选择“逃走”,就像是不面对就不用经历一样。

工作室有一个项目,叫做“死亡体验”,人们先在十到十二个陌生人构成的临时社会里,经历“社会性死亡”,再会被送进全黑无声的小黑屋,经历“感官性死亡”。每一次招募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把死亡当成“剧本杀”的,有想把朋友介绍来送死的,有真正想要寻死的,甚至还有玩窒息性SM的人觉得我们是在承接SM性服务的……真正想要讨论“死亡”的并不多,问题还是在于“生活没有必要分出这么多精力为一个只要我们不面对就可以不用经历的课题”。


我把关于死亡的故事,具象化成exe后缀的安装包。人们在双击它之后,就会进入到复杂的安装程序,记忆、情绪、不同阶段的人生感悟、甚至是身同感受的痛觉,都会在那一刻被批量安装,然后在磁盘上面读取写入,就算取消安装,磁盘的读写也已经留下记录。它占据了记忆里的一些空间,那些已经安装的内容,会随着时间一点点折叠重新整合,压缩回最初的exe,等着下一次被打开,或是永远永远不要再被唤醒——但是它就在那里。

死亡.exe并不是直接带来死亡焦虑的元凶,但是当它被安装之后,人们努力通过卸载的方式逃避它的存在,以至于留下了那些来不及清理的残留文件,当这些文件被不断堆叠积压之后,就会成为“死亡焦虑”。任何一个生命、关系、经历都是向死而生的结果,得知它一定会“死”就会出现一个坐标——左边的极端是“我不想谈论死亡,因为它很晦气”,右边的极端是“我有很多关于死亡的故事,我通过分享我痛苦的故事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我一直认为,死亡是最接近原始图腾的事情,因为这是自人类进化、社会进程以来,都无法通过某种手段进行规避的事情(当然,人们却可以通过杀戮、战争、甚至是自己的情绪制造死亡)。所以当包含死亡议题的经历,都会有许多充满仪式、符号、玄幻或是很难用科学解释清楚的机缘巧合,就像是山洞石壁上的图腾抽象却具体。但死亡又是很难用理性解释清楚的事情,所以我们会用大量的感性去解释死亡,就会出现巧妙的“记忆偏差”。

跟一个朋友聊起他的母亲,母亲在自杀之前,给他吩咐了家里的银行卡密码、债务等事,朋友察觉母亲的异样,不敢离开她半步。后来,母亲出门给大姨打电话的空档,他想跟着出去,却被一只疯狗咬了腿。母亲想借机支开自己的儿子,让他去镇上打狂犬疫苗。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朋友骑车离开家,他说他那一次看到母亲站在宅子门口目送着自己远去,久久地不肯回屋。处理完狂犬病疫苗的时候,他还在镇上买了母亲最喜欢吃的姜丝饼干,再回到家时,母亲已经喝了白酒加敌敌畏混合物不辞而别。

不过,这个故事有很多被“折叠”的部分,需要再一次深入讨论,才能找到最原始的故事——这就是后话了,会在《记忆.reg》来讨论。


你会发现,当我们再次回忆起关于死亡的故事时,它会变得像是童话一样的“意向化”,充满无法解释的巧合。死亡很难有“绝对理性”的一面,你看着一个人死前大小便失禁打嗝放屁,它是很理性的画面,但如果这个画面是在发生在至亲身上,它不可能还能保持“理性”。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死亡的认知是感性的,就算有再多的“意向化”也会依附于某种真实情感,否则我们只能拿更多的“机缘巧合”来合理化死亡。无论如何,但这就是死亡——这是我们活着的时候无法理解(甚至逃避)的课题,但是死后又无法再向人解释的真相——而符号,是我们从远古自今最直接的也是最普遍的“集体无意识”。

但是,人类的记忆是可以被主观篡改的,其目的无非有二,一是通过记忆降低自己对结果的负罪感,第二种确实通过提高负罪感的方式让自己产生“痛觉”,以证明自己活着的存在感。朋友说起他的母亲,落脚点的确是在“如果我不去打针就好了”。这看上去是两个死亡事件的对冲,自己病发或是母亲自杀,如果关于母亲自杀的真相是在最后才发现,那势必需要另一个与之抗衡的“不可抗力”才得以存在。所以他将责任承担在了自己身上,整合成了这个关于死亡的exe,再为我释放安装的时候,我意识到这种“痛觉”给他带来的强烈存在感。


当然,我并不会安慰对方“这不是你的错”,因为它起不到任何作用,我希望他能保留这份“负罪感”,因为只有这样的痛感,才会时时刻刻提醒他还活着,以及他对母亲的情感——他说过一句话,“如果死后是妈妈来接,死亡也没那么可怕了。”这不是痛觉,而是死亡被卸载之后,留在心房上最柔软区域的“残留文件”。

理性很难“享受”死亡,因为死亡需要足够多的合理性才能“闭环”,这会显得非常冷血;但是感性不同,它可以通过“死亡”汲取到一切可以被汲取的养分,讨论起死亡经历时获得他人同情、关注、身同感受的快感,或是伤口再次被撕开时的痛楚。它想要讨论的不是死亡,而是“我还活着”。

很残忍不是吗?差别就是你将死亡.exe安装在了“理性磁盘”还是“感性磁盘”。

onojyun

✇莫比乌斯

《铃芽之旅》中的一见钟情或许是一种宅男献媚?

作者 ONO

本文不涉及剧透,它甚至不能算是「影评」。不过,题目可能会引起以部分观影者的不适。


又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去过电影院了,上一次去是遇到了一个「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有十万个」的观影者,这一次是遇到了诸多宅男——他们都有一个统一标配动作,就是在《铃芽之旅》的标题出现在大荧幕上时,都齐刷刷地掏出手机拍摄这个画面,大概是为了一会能发一则证明自己看过的朋友圈吧。

《铃芽之旅》的剧情不算复杂,而且剧本结构也中规中矩,所以就能更好地关注故事里的那些细节和新海诚对星辰大海极致描绘。包括我在内,对一开始那个所谓的「感情线」都有些云里雾里——怎么上来就喜欢上对方了啊!

日式剧本里,感情线一直是一个非常含蓄且多样性的存在,两个人如何相爱一定会掺杂着各种纠葛的剧情冲突,比如《你的名字》,两个人的感情线是从「互相看不惯」到「再也离不开」的「标准结构」。但是《铃芽之旅》一改以前的日式剧本要素,感情线被放在了最不起眼的「开场即交代」,接下来,它就成了一个元素引导着后续的故事。

所以很多人在看完电影之后,都和我讨论了一番:这部作品里的感情线是不是太过唐突不合逻辑?


不过,我们把这种感情线处理的方式从日式剧本里抽离出来,放在另一些欧美电影里面,比如《变相怪杰》,金·凯瑞扮演的角色也是因为「First sight」爱上了卡梅隆·迪亚兹扮演的角色——电影根本不需要过多交代「为什么」,因为观众看到卡梅隆·迪亚兹出场的时候,也会被她的美艳所吸引。这种一见钟情的小把戏,甚至会出现在中式结构的剧本中,比如三公子王景隆就是第一眼就爱上了玉堂春苏三。

对于习惯了细致刻画日式剧本中感情线部分的受众,确实不太能接受故事最开始的「一见钟情」,甚至观众得不到一点点关于为什么的解释,观众只能带着这个最初的设定将电影看下去,并理解为什么铃芽会一步步地被卷入到剧情之中,而爱也成了她成为「主角」的原始动力。

说实话,在剧本结构里,这个原始动力很弱。但是相对于整个故事的大背景,立意在「日本311大地震纪念日」之上,这个感情线的处理方式又是「恰当」的,因为不再需要人们去纠结他们为什么会一见钟情。

当然,我也开玩笑说:这种「一见钟情」的剧本确实很挑战沉迷于日式剧本的受众,因为它太简单粗暴了。所以故事才安排是「女主先喜欢上了男主」,这也算是一种讨巧和宅男献媚——就好比是AV里面一个平平无奇的男优配上一个鲜艳动人的AV女优一样,让人还能保持性幻想可能。


感情线一直是剧本中一个重要的要素。排除那些本身以感情发展作为故事主线的剧本,就连世界末日的恢弘诗篇里,也会藏着一条围绕在主角身上的感情线。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观众希望看到「英雄抱得美人归」的最终桥段——要知道,美式剧本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男女主角会在故事结尾接吻做爱的固定模版,是因为受众希望这样简单粗暴地理解「感情线」。

相对而言,日式剧本的感情线更像是「注解」,在剧情的恰当时机,解释角色之所以会这样做的根本原因——从他所在的感情线进程就可以猜到接下来的剧情。

中式剧本的感情线更接近于人物成长的阶段性象征,比如告别一段感情开始洗心革面的改变,或是一个小人物慢慢进化最终得到了真爱(女人成为了故事最终的「奖品」)——这也是开心麻花的许多故事会被人认为是「男权作品」的根本原因。


如果没有感情线的支撑,观众很快就会在「主线任务」里感到乏味——因为主角不可能马上得到胜利,当然也不可能一直拖到最后才会胜利,为了让观众从故事里暂时抽身,就需要动用到「感情线」。按照剧本结构来讲,感情线往往有以下几种功能:

  • 切出视野,避免观众长时间关注在一个剧情目标上;
  • 剧情发展是主角的「实体目标」。比如完成某项重要使命、或是找到宝藏、或是解开谜题等;感情线是主角的「精神目标」。比如英雄抱得美人归,或是女性的自我成长最终得到完美的结局等。
    • 实体与精神目标均成功。当然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也是绝大部分观众最愿意看到的故事结局;
    • 实体目标失败,但是最终获得了精神目标上的成功。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和逆境,坦然接受也是一种「成功」,但好在未来的艰难不再是一个人面对,因为主角有了精神与灵魂上的支持和依靠;
    • 实体目标成功,但是精神目标最终还是失败了。你可以理解这是一种「必要的牺牲」,牺牲某段感情成就责任。这是许多英雄主义剧本里会出现的「痛苦二选一」,这种牺牲会让实体目标看上去更加的残忍且重要;
    • 实体与精神目标均失败。这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Bad Ending,如果主角是一个恶人,他的犯罪被阻止、感情线也被埋葬,但是他最软弱的一面向观众交代,他决定就此收手,这说不定也是一种完美结局。
  • 感情线里往往藏着促成结局所需的「关键钥匙」。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主角不去经历感情线,他就不会成长,不会摆脱他故事一开始的那些「负面品质」。而往往当他达成了精神目标之后,感情线自然而然会为他提供某种关键物品,以在「最终决战」的时候取得关键胜利。
  • 感情线的进展、退场和重新登场比主线更容易抓住人心。比起向观众解释一个英雄因为什么去拯救世界,不如让观众理解英雄爱上了一个求而不得的人——人毕竟是拥有情绪和感情的动物,我们能最快地理解那些复杂情感背后的原理。那些被抱在怀里嘴角吐血的人,当他们开始说起自己的童年和家乡,我相信观众都会明白——这个人马上就要领便当了,因为这就是人们对情感的程序式理解。

也有人会提出疑问,明明一些剧情里也根本不需要感情线啊。比如《Doctor X》里面,大门未知子从头到尾都没有感情线的纠葛——格局打开,感情线难道就是指男女之情鱼水之欢吗?大门未知之对晶叔的感情,以及对伙伴城之内博美的战友情也是一种感情线,也在剧情里有分有合。

所以回过头来,《铃芽之旅》的一见钟情对一些人来说太过突兀,没办法理解其中的「为什么」,也很正常,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剧情里的「感情线」,所以还得把格局打开一点——或许真的是一种宅男献媚吧~

至于《铃芽之旅》里真正的「感情线」是什么,你如果还想知道。因涉及剧透,如需讨论,请留言或进入Telegram频道讨论。

onojyun

  • 没有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