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莫比乌斯

撰写博客的宣讲、交流、和距离感

作者 ONO

博客是一个封闭式的交流空间,当一个观点输出的时候,至少需要“交流”才能突破这种次元封锁。所以,我常常花最多的时间不是在创作,而是在自己的博客留言区或是朋友的博客留言区进行大段文字的互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交流。否则,博客更偏向于“宣讲”。

当然,这里我首先排除了“展示”属性的博客,它需要更强烈的“联结感”,比如创作者和交流者之间本身存在某种相似性——工作、旅游、购物、亲子等。“展示”类的博客也会有观点存在,但这个观点是附属于主观喜恶的,人们不必对他人的主观喜好进行质疑,否则就太不讲人情了。

“观点”同样拥有强烈的主观性,若是采用归纳法呈现观点,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成定律,再由定律推广至现象,就很容易遭到质疑。一旦有人提出了与结论违背的现象,极有可能发展成一场“争论”。以和为贵的人当然不愿意有冲突发生,所以往往就用一句“你说得都对”放出个烟幕弹就逃走了。久而久之,质疑观点反倒变成了“否定他人”,后面紧接着一句话就是“关你屁事”。


此前,我弄错了一个前提——我以为“宣讲”是一个人的主观选择,特别是当他们紧握着手中的“知识”,努力想要表达观点或是“正确性”时,会陷入到宣讲的自嗨中,从而切断了与他人的“交流”,才导致了“距离感”的产生。

但博客因为功能性,不得不将“交流”置于发布之后。所以没能及时获得“交流”的博客,看上去非常像自话自说的“宣讲”。这个时候“评论数”就变成了这篇文章“价值性”的外在标准——特别是当人们根本没有认真看过内容的时候,评论数以及“大多数观点”反倒成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我发现,当前提一换,这件事很难用定义的方式去评价文章的属性,所以当“评论数”作为标准时,就可以推导出另一个没有标准的抽象概念——共鸣。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未见其全貌,一言以蔽之的“公式”:

没有标准的抽象概念(价值)→具体数值的评论数→没有标准的抽象概念(共鸣)


前几天,我们和朋友聊起“应试教育”。我们几个人算是“失败品”,因为我们的童年都有几个类似的经历:修改分数、模仿签名、不停地追问老师“为什么”。为什么问多了,就会被认为是“故意挑事”,所以最终不得不接受那个“正确答案”。妻子去年报考过心理咨询师,在群里有人询问“这道题为什么选这个答案”,老师回答:“你就记住这个答案就行。”于是,她放弃了考试——学会书本知识,凡事都是列举一个名人名言,没办法将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为什么”,这个学习过程不就是应试教育的逻辑吗?

“应试教育”最应该追求的是“标准答案”,至于1+1为什么等于2,这不是这个阶段该去考虑和“质疑”的问题——注意,我说的是“质疑”,是因为我曾经因为追问“为什么要学思想品德课”而被请过家长,这个“质疑”是思想品德老师定义我的行为,她认为我作为一个学生不应该对老师和学习提出质疑。

所谓“标准答案”正是那些被数值化的分值、答案、字数、工整的对仗、递进的排比。在刚才提到的公式里——评论数的数值变成了那个“标准答案”,同时覆盖上游的标准也关联了下游的结论,成为一种具体的“外部追求”。

当然,这里又必须要强调一下——这个博客讨论的话题,均没有涉及“对与错”的标准,追求“评论数的多寡”并不是指向某一种行为的好和不好,因为我想陈述的观点也没有对错:

评论数的多少,实际上受一个“人性弱点*”的影响,其本身也是“没有标准”的,甚至可以被人操控。

* 弱点:中性词,无贬义

    继续这两天提到的一个“确认偏差”,人们更倾向于寻找、解释和记住那些支持自己已有观点、信念的信息。当这样的个体性延展到群体性时,观点得到支持、赞同的领域,就会出现更多的观点表达,这样个体的观点因为可以得到群体性的认同而变得更具“价值”。相反,当一个观点无人或很少人理会时,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这便是大众传媒学里会提到的“沉默的螺旋”,具体来看:

    1. 原始观点A,多数人赞同观点A,并积极发表观点A+,形成正向的螺旋,越来越多人参与话题;
      • 即便多数人赞同观点A,如无人发表赞同观点A+,也会形成沉默的螺旋,无人参与话题;
    2. 反对观点形成的群体,因“挑战个体”而拥有更强大的“能量感”,因此会形成“墙倒众人推”的情形,即正向的螺旋;
      • 少数人一旦发表反对观点非A,已经形成的群体性进行排他性发言,反对者不再发布反对观点,形成沉默的螺旋;
    3. 原始观点A,少数人赞同观点A,无人发表观点A+,形成沉默的螺旋,无人参与话题;
    4. 原始观点A,多数人反对观点A,并积极发表观点非A,因反对形成的群体性积极互动,形成正向的螺旋;
      • 即便少数人反对观点A,但多数人赞同并发表观点A+,因为赞同形成的群体性积极互动,形成正向的螺旋;

    细心的你就会发现,这些“螺旋”似乎可以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改变螺旋方向——对,这就是控评的底层逻辑。


    我的博客有很多交流是发生在“台面下”的。一些朋友会因为想要交流观点,直接跟我在微信上聊起。甚至有些朋友,第一次用Telegram交流,就可以已经深入到“彼此约过怎样记忆深刻的炮”。之前因为博客认识快3年的朋友,昨天跟他玩了个游戏,让他问出问题,自己如实回答后,我也会如实回答对应的问题,交流下来他终于不用再对我使用“疑点管理系统”。

    当从“观点”进入到“交流”层级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沉默螺旋”的发生,它是一种将信息黑箱化的群体性行为,你最终得到的数据要么是全部“赞同”或“否定”,而那些真正想要交流的也可能因为螺旋而丢失了。所以我更期待一对一的交流和观点碰撞,只有这样,一个博客的使命才会终结——我“宣讲”某一个观点,因为真诚的“交流”学到一个全新的观点、补充我的视线盲区、或是交到一个真诚的朋友。

    又需要解释一下,不是说博客上面的评论都是“不真诚”的。

    你看,这就是博客因为距离感带来的信息差,需要无时无刻地同步,避免惹怒多数人的“群体性”。

    onojyun

    ✇莫比乌斯

    创作灵感从哪里来的?

    作者 ONO

    上一次还能统计到的博客总字数是八十万字,如果按照每55篇文章就可以完成十万字的节奏,从八十万字到现在又新增了155篇文章,所以粗估这个博客差不多也该完成第一百万字了。本来计划的是在完成第一百万字的时候写点什么,但由于买不起WordPress的商务服务,所以用不了插件了,这件事情就搁置一边了。

    虽然上一轮500日写作计划只坚持到了第398天,也能总结了一些技巧。

    到现在还会收到后台私信,依旧会有人询问我“写这么多灵感是从哪里来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这句话比烂笔头还要烂,但事实上就是这么有用。你需要一个随时可以记录灵感的工具,收集也好、记事本也好。比如我会随时将想法更新在Notion,以及在我的工作台上有一个“灵感收集箱”。

    在我的工作台上,放了一个“信箱”,里面是随时记在纸上的碎片灵感。有时候,我在做事时,会突然在脑子里蹦出一个奇怪的灵感,我都会用手写的方式记录下来,投入“信箱”。然后每一个月会处理一次信箱里的内容,一个月后看到很多灵感会觉得陌生,但又会出现更多的想法。

    ——《写在2024年新年之前》
    大部分时间我会使用电子工具收集灵感,没灵感时就会上去寻找一下以前记录过的内容

    电子工具收集的灵感,往往会容易陷入到一个怪圈——即,我要选择一个更好的工具,这样我才能高效地收集灵感。所以就会隔三差五地想要换个工具,从印象到有道、从Notion到Obsidian。最爽的时刻是把笔记全部转移到另一个软件,然后分门别类添加标签。但是过两天又觉得它应该还要有更高效的功能。

    为什么我对这套组合拳如何熟悉,因为我过去就是这样的人。

    对此,我会建议你先确定一个核心问题:你的仪式感是为效率服务,还是你迟迟不愿意迈出第一步的借口?写作很简单:记下灵感→把它完成。但是迈出第一步很难,所以仪式感成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借口。

    解决了“迈出第一步”的事情,才能真正地进入到创作领域,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你习惯用哪个“大脑”创作?

    创作是需要调动大脑各个区域,前额叶皮质负责逻辑性、海马回会帮助你调取记忆、当你保持愤怒时内侧杏仁核开始工作、持续的恐惧是因为内侧下丘脑开始工作……总之,情绪是创作很好的驱动力,所以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我没感觉”,说得复杂一点,就是大脑的某个区域没有彻底启动,无法带来创作的驱动。

    多萝西娅·布兰德在《成为作家》里,将文学创作归功于“意识”和“无意识”。由“意识”去捕捉“无意识”,然后让“无意识”为创作所用,接着再由第三个视角,去旁观“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悖驳,于是这三者就构成了创作。

    很多人在创作小说时,会提到“角色活过来了”,他自己会引导剧情发展。其实这就是“无意识”在工作,他把自己带入了角色之中,希望他在虚构的世界如何生存,一次会开始“舍不得”主角在故事世界里受到伤害。这个时候“意识”就会不断否定创作者——“你这样的设定不够精彩,这个剧情早就有人写过了!”《成为作家》就是在告诉创作者,如何将时时刻刻都在反对自己的“意识”变成角色之一,让他为角色制造更多的麻烦,不能让角色轻轻松松地走到故事的最后。

    “既然妻子车祸去世的剧情太多人用过了,那如果改成妻子出车祸时,嘴里正含着另一个男人的鸡吧如何?”——《美国众神》的开场就是如此。

    虽然大脑复杂,不过我们可以概括地分成“前后脑”。前脑主管逻辑、自控、情绪控制,更倾向于负责“意识”的工作;后脑主管情绪、生存、直觉感受,更倾向于负责“无意识”。日常生活,我们也会更偏向于使用前后不同的大脑。例如,你是一个很爱思考问题,甚至是没有答案的哲学问题,那你的前脑会更活跃,相反如果你很喜欢提及感受、沉迷性爱,那你的后脑更活跃。前后脑在很多时候会相互约束,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看完哲学书会觉得比做爱更爽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后脑被约束了,不再需要通过性交的方式获得快感。

    前脑型的人,创作会更喜欢逻辑性、结构性、观点和观点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如何在简体中文的虚假新闻里找到原本的真相?》);后脑型的人,创作会更偏向于感受、情绪、空间构建、甚至是意识流(例如《形状》)。

    写日记属于哪种类型?大部分是跟后脑挂钩,虽然也有思考的内容,但他需要从日记中去强调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例如《R.I.P II》)极少数会因为需要通过日记留在伏笔,或是与人发生交流、动用知识体系,才会用到前脑进行思考。(例如《权力的本质》

    共鸣和互动是两回事,得看你要什么?

    互动很简单,只要你流量够大,大家都希望能通过互动进行曝光。

    以前我的博客有一两个人常来留言,留言的内容明显就只是看了前几段内容就开始自话自说,和我想讨论的话题毫无关系。我也懒得戳穿,毕竟来的都是客。后来大概是觉得我的曝光度不够,所以也很少再来留言。

    共鸣不是件容易事,这也是创作最容易陷入自话自说的环节。很多共鸣,是由我们大脑自行加工的结果,如果对方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件,就很难发生共鸣。那为什么很多经典小说,讲述的故事也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却总是能深入人心?如果我们把这些扑朔迷离的故事进行拆解,就会发现它的内核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比如说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

    写作不是算命,不是将一个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高深化,并不是晦涩难懂才能体现出能力。相反,如果能将一个复杂的故事简单成一个浅显的道理,虽然有“鸡汤”的嫌疑,那只是火候和炖汤菜料的问题。避免“鸡汤”的方法也很简单,人们要的不是鼓励,而是认同,这种认同不是互联网上的互动能带来的,是人与人作为平等交流者构成的。

    互动的方法我这里真没有,因为我明显不是个博客主会来曝光自己的地方,但是共鸣的方法倒是总结了一些。

    如果你是前脑型创作者,逻辑固然是好事,但记得让受众明白逻辑的推导,而不是自己把所有的武器都窝在手里——你看过什么书、从哪里知道这件事、以及你是如何举一反三的。封锁知识来源,跟高中时不给别人抄笔记一样幼稚,结果也拦不住别人知道来源,还容易班门弄斧。

    前脑型创作者容易陷入到知识自嗨的状态,如何将一个复杂的理论知识变成一个大家众所周知的例子,就是“共鸣”本身——首先你得搞清楚理论是什么;其次你得理解理论,不能仅限于书本上用记号笔标记的一句话;最后,你得反复验证,用现实案例来证明理论的可行性。(简单来说,就是不要看到书上的一句话就觉得我今天一定要用上它写个文章)

    如果你是后脑型创作者,情绪是非常宝贵的东西,但情绪是非常主观的感受,我们无法强加给另一个人。这就有点像是,有人在朋友圈发讣告,还不准别人发吃吃喝喝的朋友圈了!这个时候,就要学会经典小说的逻辑——内核即“共鸣”。我的感受从何而来、带来了什么,当我们自查结束,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困惑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大家都会经历的情绪事件——而流量密码就藏在“人生八苦”里面。

    另一些“共鸣”是“你有用”,比如你写篇文章,介绍最近哪个店东西打折,只要你能把时间,地点,主体对象,促销力度等信息介绍清楚,就是一篇很有价值的博文。因为它对不少人有实际价值。[博客志]

    至于“价值”带来的“共鸣”,会因为主观的不同而不同,创作本身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事情,任何人的主观都可以对他人的作品做出高高在上的评判。我经常会收到评论说:字太多了懒得看。这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评价,总不可能得让我去教别人从如何看书学起吧!所以这个价值是对内的,三年之前创作的东西,在三年之后又让自己有了新的收获,这就是一种价值。五十年前创作的作品,在五十年之后的社会可以引发思考,也是一种更高的价值。

    创作背后的“背后”

    创作背后的故事,往往是可以拍成纪录片的,一旦拍成纪录片就会有剪辑和加工的过程。比如我现在正在创作的文章,看上去是创作背后的故事,但这个背后还有一个“背后”——我既在回答私信的问题,也在阶段性为自己的创作进行总结,当然也有装点小我的目的(毕竟我原创了一百万字了耶)。

    创作的目的性,一直是一个很含糊暧昧的事情。人们本能地规避目的性,一方面是担心“目的不纯”而损害了个人形象;另一方面是他们自己也没有弄清楚到底想要干嘛。

    我之前也在博客承认过,有好几篇具有攻击性的文章是为了释放“爹味”。只是我们习惯性的会用“对与错”的思维去思考结论,甚至是用来否定自己的“本性”,才会如此拧巴。

    所以不用怀疑自己创作背后的“背后”,自查原因本身也是一篇非常好的内容,毕竟这是很多现代人很少会去思考的问题。承认自己的“目的性”并不是可耻的行为,是难能可贵的真实,就算有人抓着这个“瑕疵”不放,也不会觉得“羞耻”,因为这就是你的真实——人想要隐瞒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被这些东西困住。

    然而创作背后的“背后”也是最禁不起质询和证实的。由于主观不可证,一旦有人定义你的“背后”的目的性,就会落入自证陷阱,所以与其跟这类人争辩,不如做到问心无愧——而问心无愧的核心就是:你得先直视自己创作背后的“背后”。

    其次,我们才需要去讨论创作的真实性,例如我随便找了一段今日博客圈发布的文章,在询问AI之后得出的结论:

    如果创作背后的真实性不存在,那也没有必要讨论创作背后的背后,不真实的创作本身有无价值,就是看官自己的取舍问题了。

    onojyun

    • 没有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