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莫比乌斯

人生的游戏修改器

作者 ONO

我给朋友打了两个赌,一个是周末两天我博客的流量会少一半以上,因为很多人会去玩游戏;第二个赌是,最迟周五就有人会发布《黑神话·悟空》的修改器。

果然两个对赌都是我赢,当然我也耍了点小心思——本来周末博客的阅读量就会下降,大部分的上班族终于有两天休息,他们为什么不去找点上班摸鱼以外的事情来做?至于修改器,这个根本就不用预测,任何一个游戏,只要人们想,都可以找到“捷径”。


游戏作弊有很多“理由”,而且都非常合理。

为了体验“剧情”,所以要省去“肝流程”的部分;游戏机制设置“不合理”,所以需要通过辅助以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游戏体量过大“浪费时间”,所以我需要工具来“节约时间”;游戏体验在后期“重复性”太强,所以需要通过修改的方式增加游戏“趣味性”……

我整理了自己玩过的游戏,买过“修改存档”服务的,一个是《动物森友会》,把它从捡垃圾的游戏直接变成了“建筑游戏”;另一个是《创之轨迹》,在最后通关之后实在懒得再肝到二周目结局,所以直接买了修改存档至全成就的服务,就为了看看创之轨迹的看板娘到底是谁。

我修改游戏的目的,如果修改行为是“前置”的,那我是为了完全性地更改游戏属性,就如同一些人会将《上古卷轴V:天际》通过加入裸体mod变成“色情游戏”一样;如果修改行为是“后置”,特别是在游戏完成之后再进行修改的,我是为了在体验剧情之后节约时间,完成特定的成就或结局,否则我又需要通过二周目的方式玩相同剧情、走相同迷宫、看相同的对白,唯一的惊喜来自于“咦?原来这里还藏了个宝箱啊。”


如果借由“犯罪构成要件”的方式来拆解“修改器”使用的目的,它何时介入似乎就可以说明“主观动机”——需要解释一下,使用修改器并不属于“犯罪”,希望大家不要被这些看似贬义的词给刺激到了。我问了身边好几个玩《黑神话》且使用修改器的人,七个人里有六个人说的都是刚才我提到的那些理由,唯一一个人承认《黑神话》太难,给了他强烈的挫败感,就算去看别人的通关视频也没办法缓解这种挫败感,所以自己干脆用了修改器。

于是,我把找个人的“原因”去追问了那六个人,一个人骂了我是傻逼,另外五个人否定是自己能力原因,而是游戏机制设置不好,导致他们“应该”使用修改从而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

除了“修改器何时介入游戏”是一个构成要件外,现在需要追加一个要件——“内外归因”。游戏开发商是非常好的“外归因”通路,设计不合理、体验性不好、内容重复等等,却又是一个非常个人的“标准”,这两个结合就会巧妙地出现一个被包装成“外归因”,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认为“设计不合理”,当这个标准发生冲突的时候,原本推卸给游戏开发商的“外归因”就很难成立,极其容易引发两个游戏玩家的尊严之战。

当这个没有标准的“外归因”不成立时,一些人仍然会坚持自己使用修改器的理由——“我就是觉得这个游戏设计得不合理”。这个“内归因”和他们的尊严一样,也非常容易被击破——“那你干嘛还要玩?”

“因为我花钱了。”

“那问题不在游戏,而是你认为这个钱是沉没成本。”

“傻逼!”

以上是那句“傻逼”由来的真实原因。


我是一个对“只有自洽没有他洽”行为非常敏感的人,所以可能会出现这种穷追猛打的情况,因为“为什么要使用修改器”的逻辑仍然是不通的。

当然,这里需要着重解释,使用修改器的人,并不都是“抵消挫折感”这样的“内归因”,人们仍然可以坚持“游戏就是设计不合理”的“外归因”,当自洽无视他洽的时候,自然就是“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这样喜闻乐见的剧情。

所以,如果你是坚持“游戏就是设计不合理”观点,已经完成自洽的修改器玩家,下面的内容奉劝你不要再读下去了。


现在,玩游戏使用修改器的构成要件是“介入时机”和“内外归因”。“外归因”是一个非常固执的要件,只要人们认定就很难再讨论下去。回到我自己,我在为《创之轨迹》购买修改服务的时候,是因为有很多成就需要二周目才能完成,这是日式RPG最心机的地方。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个游戏我买过修改服务——《宝可梦朱紫》,日式收集类RPG很喜欢搞“限定”,《宝可梦朱》和《宝可梦紫》有分别的限定宝可梦,需要收集齐所有的内容,就需要激活“社交功能”,通过和朋友交换的方式获得对应的限定内容。为了集齐所有图鉴,我和老婆不得不购买修改服务(当然问题也出在我们,早知道我们应该分别买朱紫。)

当图鉴收集齐全后,会得到相应的成就,并且开始后续的剧情。从构成要件来看,修改器的介入是在游戏“后期”,目的是突破游戏设定的“社交功能”,从而获得全成就。这个逻辑是通顺的,核心原因是我们通过修改的方式获得了“即时满足”,缩短了更多的游戏、社交时间。

同样在《宝可梦朱紫》这个游戏里,有一个设定是宝可梦最多只有1/2048的闪光率,要获得所有宝可梦的闪光形态,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有运气),所以购买修改服务变成了最快捷的捷径。我在使用修改得到的宝可梦时,会尽量避免使用闪光形态,一是我知道它很难得到,二是我不希望被看出我在使用修改宝可梦。但是在一些社交场合,比如团战时,常常会看见中国用户会更喜欢使用闪光宝可梦,将其作为一个“展示窗口”以表示自己获得了更难获取的宝可梦。一旦对外展示,这更像是一种“成就满足”,是当事人可以获得他人所无法得到的成就。(即使这个成就是修改来的)

好在,宝可梦的游戏规则是允许“修改”的,因为所有宝可梦本身有一个能力值的上限设定,玩家通过正常游戏能够将宝可梦提高到最大值,和人们通过购买“修改”获得的库存转移宝可梦都是一样的,所以当有1v1对战环节时,这些宝可梦只要没有出现“违法数值”,都允许使用的。

这便是第三个构成要件——“修改内容是否超过游戏平衡规则”。


所以,《黑神话·悟空》的修改器,是否超过游戏平衡性就一目了然——当然,人们仍然可以坚持这是在“优化游戏”而不是“修改游戏”。

很久以前,帮助一对因为“梅西和C罗”吵架的情侣,拆解过吵架的底层逻辑,在这里刚好可以介入

1、男性为什么会在意他人对喜好球星的评价。男性是富有攻击性和竞争性的,所以足球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游戏”。而一些男性会如此喜欢一个球星,是因为他将这个男性的能力移情到了自己身上,认为自己喜欢的球星就代表了自己的能力。所以,当你在否定一个男性喜好的球星时,就同样伤害到了对方的“自尊”。越是在生活中缺少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的人,这种自尊的防备心就会越重;

2、女性为什么会喜欢球星。除了颜值,还有一种是对雄性动物战斗表现的“好感”,这是人类作为生物的本能。所以女性在表达对一个球星喜好的时候,并不是优先从理性分析的“技术层面”入手,而这一点与男性看足球时的逻辑是不同的,因为他们需要表现出对足球的足够了解,才能在雄竞中获胜,所以他们往往会装得非常理性,去分析一个球员。所以当你在用喜好,去评价他的“尊严感”时,冲突就发生了。

游戏,特别是第一视角的RPG游戏(或操控单人),很容易形成强烈的代入感——我即是这个角色。所以当角色失败时,这种挫败感会比一般游戏更加强烈。比起“心疼角色”,尊严同步成为更强烈的驱动。甚至当游戏有了“竞争意识”,例如排行榜、通关进度、成就系统之后,原本抽象的尊严便有了“标准”。特别是男性玩家,在这种有标准的尊严之战里,就会更加在乎结果的输赢或是能力的体现。


好了,这里终于可以图穷匕见了。当游戏角色通过尊严与玩家同步之后,角色的行为会成为玩家的“反馈”,无论的是他帅气的外观,还是他行云流水的动作,他能跳、能飞、能上天、能入海,都会成为同步的一部分,以满足具象化的尊严。

这个时候,角色在游戏里屡屡失败,如果玩家是一个习惯性“外归因”的人,他会找到任何借口来维护游戏角色尊严,进而开始试图使用“修改器”来获得超越游戏平衡性的能力。当游戏角色通过修改器获得“准神”的能力,在游戏里大杀四方时,这种快感和操纵感又可以反馈给同步的尊严感,从而成为一种微妙的“自我效能感”——我有像神一样的能力,可以完成一切困难的关卡。

当然,这是好事,生活中如果是一个处处听命他人的人,他如果拥有一个这样可以当神的通道,是对他心智的一种平衡,不至于被挤压出心理疾病。

这是使用修改的第四个构成要件——“玩家是否与游戏角色形成了尊严同步”。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使用修改器所有的构成要件,均可以成为寻找“人生”捷径的构成要件;但是修改器的功能均无法在“人生”被实现。

onojyun

✇莫比乌斯

男性尊严层级

作者 ONO

▽ 421|男性尊严层级

因为昨天在现场TA竟然说的时候,恰逢一个参与者被男友提出分手。分手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们的活动是在酒店举行的,而男友鬼使神差地查了她手机的定位地址,意识到自己女友正在五星级酒店(表象不正义)。还有一个前提,是女友并没有给男友提前说好,自己会参加一个在酒店举行的活动(程序不正义)。所以男友默认女友出轨,女友无论怎么解释都是在“撒谎”。

由于在场的人,都知道女友没有撒谎,所以无法理解男友一方不听解释就提出分手的逻辑——其实很好理解,之前也提到过:男性的原始动力是“尊严”,女性的原始动力是“爱与归属”,这是生理结构决定。一个男性得知自己的女友在没有任何提前告知的情况下,出入酒店,这件事情本身就会让人遐想连篇,而它本身是可以触及到“尊严”层级的。


我把这个场景询问了身边另一些男性友人,有的人绝对要弄清楚自己女友是跟谁开房;有的是决定直接杀到酒店;当然也有直接删掉女友,不给对方一点解释的机会,用此来惩罚对方,因为这是触碰底线的事情。

我试图弄清楚这种男性认知,和对尊严看重程度的差别,拆解了包括自己在内的男性思维,男性尊严是否有一个“层级”问题?

我如果给对方“判死刑”,如果这个人达到与我亲密关系的层级,我一定要在判死刑之前弄清楚为什么、以及这是如何一步步演变的;如果我是这个女友,我必须要为自己的清白做最后的证明,不是为了挽回对方,而是为了形成自己的闭环。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完整的契约问题,就算要单方面解约,也需要提前告知和明确理由。

在这一点上,我是个“商人”,对契约的尊重和他人对契约的履行是我看重的“程序正义”。而我的一些男性友人,选择打上门去,定要看看哪个傻逼给自己戴绿帽,不排除拳头说话。用“拳头”捍卫尊严,是非常标准的“战士”。

身边也有暖男的样本,和当事人男友的做法几乎一样——不给女友解释机会,她触碰了底线,所以不能原谅她,过多的解释都是在欺骗。暖男有一个共同特征:容易自我感动。这种自我感动是对内的,具有绝对抗辩权,而男性的原始动力是“尊严”,所以这套系统本身也是服务尊严的。


自古以来,雄竞本身是力量型的冲突,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考虑到现代社会以法律作为基础,通过拳头说服对方的行为拥有较高的法律成本,所以雄竞本身会演变成“脑子”“哲辩”“财富”“权力”等等。而男性的权力最初是为了——交配权。(当然古希腊已经把这个逻辑摸透了,就算性向为同性恋的男性,也可以利用这项规则。他们组建过一个全是由同性情侣组成的军队,为了保证自己的爱人不会战死,他们会拼尽全力地杀敌)

获得女性的爱慕,这是动物本能。同样“拳头”“脑子”“哲辩”“财富”“权力”本身也可以吸引来不同类别的女性。当求偶成功率与男性尊严挂钩后,没有这些资本的男性怎么办?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暖男这种类型——这也是古希腊人玩透的东西,对应角色是“狄奥尼索斯”,被称之为“妇女之友”,他们跳开了与其他雄性直接对抗的桥段,通过蛊惑女人心的方式获得女性依赖。

所以,当真正展开雄性竞争的时候,妇女之友会本能地逃走,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男性尊严,而是他们获得男性尊严的方式是通过女性获得的,一旦这个女性被其他男性吸引,就意味着尊严系统随之崩溃。


也就是说,尊严层级本身有强弱,跟它被什么保护尊严相关,“战士”用拳头,是最直接的雄竞;“商人”用契约,是通过程序正义来约束随时可能失控的情景;“妇女之友”用女性符号,越过雄竞部分,直接获得女性的青睐。(当然人物原型还有很多,下次展开)

现在,再回过头来解释这个男友不肯接受女友任何解释,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他得知真相,自己的女友跟一个八块腹肌人高马大的男性出轨,这个结果对他而言是尊严上的双重打击。

不过,这是一个参考的锚点,真要具体分析他为什么会逃走,则需要回溯到他的童年,确定他的父母关系和人格形成的阶段。但男性人物原型本身,是一个对内的标准,他什么时候会上,什么时候会逃走,都会有一张可视化的地图。


有人会问,这不就是贴标签吗?那这得去找古希腊人的麻烦,是他们在古希腊神话的时候,就把人物原型给玩透的。

玩笑话,人物原型其实不是绝对的,一个人可能包含多个原型,也可能完全找不到自己的原型——这跟人格形成相关,所以我才说如果真要“定罪”,得把当事人也带到现场一起分析,但这个时候就难免不了冲突和争执。

以和为贵的谦逊之人,又受不了这种事情了。

好好说底层逻辑的事儿,最后又要自投罗网地怀疑彼此在进行人格评价。

onojyun

  • 没有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