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莫比乌斯

承认平庸

作者 ONO

这两天接待的10人死亡体验,遇到一个“教科书级别女性特质”的客人。

事情是一个蝴蝶效应的结构。起初第一轮需要表态观点时,她一直唯唯诺诺不敢举手,想要支持A观点。在开始以此表达观点时,她当着所有人的面承认自己“是因为看到多数人举手,所以自己也选择了B观点”。在听到更多人表达观点之后,她无视流程打断他人发言,想要将自己的观点改回A。主持人示意“等一下”——这里出现了一个歧义,主持人的“等一下”是为了打断这位客人破坏规则的行为,而这位客人认为的“等一下”是一定会允许自己再为自己辩解。这一轮,她被高票投出,是认为最没有眼缘或最不喜欢的表达,其中的理由有写明“从众”。

因为这个初步印象,她在这10个人的陌生社会里留下了最初的刻板印象。当她被淘汰后,不服我们给她包含“从众”定义的关键词。对于关键词,它是解释当事人在本场活动淘汰之前,集体对她的认知,由陌生人折射出一个人的某一个特质。所以关键词并不能涵盖她的一生,所以当她意识到关键词不是挑事的点时,她非常聪明地抓住了“程序瑕疵”,主观认为主持人的那句“等一下”是对自己可以为自己辩解的承诺,而主持人没有履行这个承诺,才导致了大家对她有了从众的印象。

细心的你也应该发现问题,这里面的因果是完全错乱、甚至颠倒的。


我们接触过很多客人,用主观臆断讨论假设结果的不在少数。比如,她会假设“主持人讨厌她故意不让她表达观点”,或是假设“这是流程问题,如果自己不是第二个发言就不会慌乱到说自己随多数人投票”。恰好,我们又是非常善用“奥卡姆剃刀”的人,三两下就把她的假设砍掉,最终回到最初的那个点:到底是我们因为没有让她修改投票导致了他人的从众印象,还是她最开始表达观点时就已经暴露了从众心理?

很显然,她的那句“是因为看到多数人举手,所以自己也选择了B观点”发生在观点修改之前,也发生在程序瑕疵之前,这一句话当然是造成刻板印象最初的“因”。票选她出局的人,也是因为这个初步印象,对她评价了从众一词。见问题根源被揪到,她立马切换赛道,就算在场有当事人承认自己就是票选她出局,并且因为她最初的发言留下从众印象,她也无视这个事实,认为如果有改票的流程,自己就可以洗刷从众的形象——而认为她从众的人,则觉得正是因为她一开始的发言和后来在听完别人发言想要改票的行为看上去就是从众。

她又换了一个赛道:“他们根本就没有认真听我说话。”这句话,是她在面对当事人和事实的情况下,对他人的定罪。我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立马追问:“你为什么觉得别人没有认真听你说话?现在是有人站出来承认投票的事实,你是不是也没有认真听她说话?”

她朝着我非常严肃地说:“你现在是在攻击我。”

全员愣住。

我换了个语气,继续追问:“现在是有人站出来承认投票的事实,那你是不是也没有听她说话?”

她对我说:“你为什么凶我?”

有好几个人被气得噗呲一笑,包括她身后一直懒得加入讨论的老公。


上面这段描述,有一个词无时无刻地出现——“从众”。她是从众的人吗?毕竟她最早被淘汰,整个“社会”对她的认知只能停留在最初的那一刻。死亡体验的乐趣在于,无论你是用伪装的方式还是真诚地面对大家,其实以陌生人构成的小社会里,都能互相照出真实。往往那些最不真诚的人都容易被高票淘汰。但是在当下那个需要轮流发言的场景,她因为“紧张”表达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相信她那一刻不是装的,只是她还没有背好台词站上舞台表演自己,所以本能暴露了自己的从众心理。

她当然不希望自己从众,从众就意味着要否定她的“特别”。但她是特别的吗?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她是第一个在工作室和我们理论的人,只是理论的方式是用一大堆假设来推导出她想要的结论,而我们又非常善于揪出问题的本质和将不停切换赛道的人拉回到问题本身。所以当她没办法将我们拉进她的逻辑谬误里时,最终竟然用“你为什么凶我”作为新的赛道。

这个案例的有趣在于,她为何如此反感“从众”这个定义?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给到她的关键词,而是当她意识到自己留下的从众印象,正是她最开始那个本能的发言暴露了她就是个从众的人。这种攻击不仅仅是对我们这个“表象”,更多的是对内指向了她的“内核”,对内攻击是无解的,所以此时此刻必须找出一个罪人,来负责她的“下意识”——于是,一大堆外归因包裹着这个脆弱的内核,以为没人看见。


承认自己平庸很难吗?当然,因为这就意味着自己将要丧失“自命不凡的特别感”。但如果这个评价来自于陌生人,这种“伤害”更大,加之在最开始就因为本能暴露了真实的模样,无论后面如何表演,大家都会因为最初的刻板印象而觉得“割裂”。这就是人与人形成关系的意义,你既能看到别人,也能让别人看到未曾发现的自己,通过自我探索,一起看到彼此都没有看见过的真实的自己。

我很能理解一些人无法承认平庸的原因——比如创作者,平庸就意味着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是平庸本身没有任何标准,所以只有通过对比自己的“特别”才能指证他人的平庸——也就是说,当平庸的概念消失时,特别的概念也会跟着崩解。只是那个当下,在她的世界里,“从众”就是她为了凸显自己特别的那个平庸参照物。

老鹰和鸡毛掸子都有毛,但他俩爱惜羽毛的前提是不一样的。

onojyun

✇莫比乌斯

吵赢架的底层逻辑

作者 ONO

工作室因为项目核心在自己手上,所以裁员就变成了一种成本控制的根本途径,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对“生产线”不会有任何影响。这段时间工作室也确实在经历裁员的事情,为此,我和妻子的助理也有些“焦虑”,她并不是担心自己被裁员,而是她觉得自己也应该去找份工作,把在我们这里的工作当作兼职。我记录了她的原话,而这句原话里有诸多值得玩味和思考的地方。

“我觉得你们给我这个工资,并不匹配我为你们做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我应该去找份工作,我的能力肯定可以很快找到合适的,这样也能为你们节约成本。”

一层一层地来剥开这里面的逻辑:里面有好几个看似因果的关系。是因为要“节约成本”所以“想去找份工作”,再次,是因为“我做的事情不够你们给的工资”,所以“想去找份工作”。

如果用“主观”和“客观”来拆解这些因果,就会找到问题:“节约成本”是客观事实,是因为工作室要开源节流,所以正在裁员;“你们给的工资过高”也是客观的事实,因为这个行为的发出人不是她自己;所以这两个“客观条件”促成了一个“主观选择”——“我想去找份工作”。

显然,用一个“客观条件”导致了“主观选择”,这可以非常轻松地抛开主观选择的责任——她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公司并没有任何罪恶感。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旁听了一对夫妻的对话,丈夫挂断一通面试电话后,丈夫以单休拒绝了对方的邀请。丈夫向妻子解释,自己不希望选择单休的工作。妻子则回应说:如果工资很好,找一份单休的工作也没事,我是觉得单休对身体的伤害太大了。我听得有些云里雾里,所以追问这位妻子:“你是希望你丈夫是找一份双休的工作吗?”

她并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继续绕圈子:“我希望他找一份双休的工作,因为这样对他的健康和精力都好。”

“我希望他找一份双休工作”这是一个“主观请求”,而前提条件是“这样对他健康和精力都好”确实是一个“客观条件”,那这个时候如果丈夫觉得单休的工作自己身体吃得消,就从根本上推翻了这个“主观请求”。妻子希不希望丈夫找一份双休的工作呢?当然希望,我想问的问题就是如此——“我希望”是“主观请求”,对应地,它应该有一个“主观条件”作为前提。

比如,妻子不愿意丈夫找一份单休的工作,是因为她希望能和对方有更多周末享受二人世界的时间。

这个“我希望”就能说通,丈夫再想找一份单休的工作,就得考虑这个“原则”,为了两人的婚姻关系,他就要考虑自己是不是应该找一份双休工作。


回到我助理的那段话里,出问题的,就是她用“客观条件”来解释了自己的“主观选择”。所以我们当下告诉她,如果你觉得你没有做到你工资匹配的事情,那我们自然有增加工作量和难度的方法,如果做到了所谓的“公平”,那她还会主观选择换份工作吗?显然,逻辑bug出现了。

用一个“客观条件”推导“主观选择”看上去是一个很逻辑学的东西,但早就出现在我们生活里了。比如一些中国式家长,把自己的拮据原因解释为“妈妈这样做也是想把好的留给你,我都是为了你好”;“我不告诉你,还不是怕你不高兴”;“我不想跟你说下去了,你根本不理解我”——是不是开始翻白眼了?

“客观条件”看上去成立,但都是当事人主观臆断的——母亲认为对孩子好的事情,情侣认为对方一定会不高兴,以及话都不说清楚就觉得对方听不懂。反之,如果当事人否定了“主观条件”的真实性,比如孩子觉得母亲给的好不是自己想要,情侣一方觉得不告知才是不高兴的原因,以及对方决定彼此好好谈谈,就会出现刚才的逻辑bug。为了维持这个公式的神圣性,另一套系统就会启动:当事人否定“客观条件”的事实,恰恰就是落入了“客观条件”的自证圈套——母亲会叫嚷着孩子忤逆她,情侣会就杆爬说“你看吧你看吧,你这就开始不高兴了”,“好好谈,你不就是想要当爹说教我吗”。

现在知道以后要怎么吵架了吧,当发现对方用一个“客观条件”解释他的“主观选择”时,去找到那个“主观选择”背后的“主观条件”到底是什么。

方法论我刚才说啦,追问对方:你希望我做什么?把他拉回到他的主观赛道上。

image-5

onojyun

  • 没有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