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莫比乌斯

预言.dll

作者 ONO

即视感,法语Déjà vu,指人在清醒的状态下自认为是第一次见到某场景,却瞬间感觉之前好像曾经经历过,是被广泛报道证实的一种常见的现象。

但是即视感的“历史记录”本身并不存在,是我们的大脑出现了时间交叠感,而误以为即视感的“历史事件”是以前出现过的。海马体的触突突然活跃,会将一些类似的记忆重叠当下,从而有了强烈的“即视感”。甚至有的时候,人们会把这种“即视感”看作是“预言”,但可惜的是,这个“预言”是后知后觉存在的,是因为先发生了即视感,突然经历了曾经经历过或预言的事件——简单来说,这种预言毫无作用。

但是,区别“即视感”,有一种真正的“预言”,是需要大量的“历史记录”,这些记录看上去是在记录一个当下的时间、或是涉及到某种“推演”,而在未来的某一刻真的得到了“验证”而变得跟即视感有了同样的时间交叠感。我把这些大量的、碎片化的、甚至是毫无关联的“历史记录”具象化成.dll文件。


最近开始的《后缀》系列,从《死亡焦虑.zip》,到《死亡.exe》,是我对一些抽象化概念的一种具象化认知。

我一直觉得,人体是一个精巧的仪器,特别是当我通过控制饮食和健身,就可以带来明显的躯体和身心变化时,这种“精巧感”就会更加明显。加之接触了越来越多的案例,就算事件完全不同,但都会找到类似的底层逻辑,从而可以通过理性地分析前推原因或预言结果。既然人体是“仪器”,会不会程序也是提前设置好的?这看上去是非常残忍的“宿命论”,那人的“自由意志”到底又在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是否拥有删除“文件”或是安装“镜像”的选择权,这才是《后缀》这个系列会去讨论的。

回到预言.dll,dll文件是系统级文件,包含代码、数据库和资源文件,许多程序需要调用这些文件才能实现某一种功能。“预言”区别“即视感”最大的区别是先有记录,才能够被调取成为预言。也就是说,这些预言其实早就写在了程序之中,等着某个特定时刻或是特定事件才被激活或应验。不过这一类预言也会有强烈的“后知后觉”感——就像是那句“我早就知道他是这样的人”一样,“如果你早就知道了你怎么不提醒我呢?”

废话,在预言没有应验之前,谁都会妄图成为了那个最幸运的侥幸者。

预言.dll文件只有写入系统,才有意义。而不是那些“马后炮”的发言,因为没人可以查证他是不是真的从一开始就预言到了结果。所以人们总是会弄错一个前提——即,我有预见能力,但是它总是在事件发生之后才可以被验证。


你会发现,很多作家、编剧、导演、原创歌手等,他们在成名之后,人生往往会进入到他们原始作品的“预言”之中。

例如马克·吐温,他出生时,哈雷彗星刚好出现。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提到,自己会在下一次哈雷彗星出现时离开人世。果不其然,1910年,哈雷彗星再次接近地球时,他真的被出生时带他降临的那颗彗星给带走了。

巴拉德在1962年,创作名为《沉没的世界》科幻小说,描述了英国因为海平面上升沉入海底的故事。时至今日,温室效应的世界性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这无疑也是一种奇妙的人类文明级别的“预言”。

还有就是乔治·奥威尔创作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它是预言吗?不好说,但你又无时无刻地重新思考“这个社会怎么了?是不是真的要进入到那样的规则中”。以及之前曾在博客提到的那部在中国被列为禁书的《盛世》,你说陈冠中在预言吗?或许是,你说陈冠中是虚构的未来中国吗,或许不是……


以上,这些预言.dll文件,是需要提前被写入,才有机会在未来某一时刻给验证。也就是说,当你有大量的记录之后,这种“预言应验”的情况是非常容易发生的,因为:

  • 《死亡焦虑.zip》里提到过,作品是对抗死亡焦虑的“后代”,本身就是创作者的“一部分”,所以也会带有创作者的气质、性格、甚至是底层代码。创作者在作品中对“自己的预言”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疗愈的过程。正向一点,他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负面一点,他希望自己如何离开人世……
  • 《死亡.exe》里提到过,死亡是抽象的、符号化和意向化的,特别是涉及到死亡、关系结束、行为消亡等事件时,作品里面所包含的“死亡气息”是创作者强烈的个人符号,所以当这些事件被历史作品应验的时候,会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命运感;
  • 创作结果本身是无限接近“无限猴子定理”的结果。让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随机地按键,当按键时间达到无穷时,几乎必然能够打出任何给定的文字,比如莎士比亚的全套著作。当创作量足够多,任何一个现实发生的时间,都可以激活多个“预言.dll”。
  • 每个人的行为会有相似的“底层代码”,大部分都会遵守某一种社会规则,对自己的人生作出对应的“符合社会认知”的决定;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人,会作出“反常”行为,但这些反常行为可以“有理可据”。当一个人“怪人”有作品时,作品可以看出这个“怪人做出怪事”的原因,只是这个“底层代码”并不适合大多数人。所以,这些人以及他们的作品才容易被人记住,并且在未来的某一个重要节点,存在非常显著的“预言感”和“命运感”。

然而,这件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考量”——预言.dll文件有什么用?这是成年人,对一个未知事物无法透过“拉回到自己认知领域”的方式去理解时,会本能提出看上去有些抬杠的问题。预言.dll可以非常大量,且烦琐,有些甚至一辈子都用不到一辈子都不会被触发,那为什么人们还需要记录下这些零碎的“预言文件”呢?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提出“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这句话,起初是在直视“真理”,被大多数人认同的真理,如果与自己的认知发生违背时,需要强迫自己认同“真理”还是站出来质疑所谓真理?苏格拉底通过问题和逻辑,对真理重新考察,以确定自己是接受“真理”还是得出另一个真理。当然,这个考察也是让苏格拉底“之死”的重要原因,这种质疑最后开始指向了至高无上的“神谕”。对于自我的考察、他人的考察、乃至社会的考察,都是“历史节点”上的一个预言.dll,直到在未来的某一个点重新引发思考。

但与之相对的,“过度考察的人生是没法过的人生”,如果事事考察,特别是对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动机、情绪由来都进行考察,那这个人一整天就只会围绕着这些命题运作。因此,随心而为或许是另一种更“轻松”的人生,不用时时刻刻激活历史存在的“预言.dll”。


这是两种人生的选择,没有对与错的差别。

回头空洞,或是前望深渊;太阳照常升起,或是在无常中归墟成埃。

onojyun

✇吕立青的博客

创造的自由:低代码开发的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

作者 吕立青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 2021 阿里云峰会上提到:“低代码开发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你只要最了解自己的业务,就能去创建应用,实现业务数字化。”

前言:“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创造的自由:低代码开发的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

互联网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一边是万亿市值互联网企业造富神话不断,另一边是六亿人均月收入仅 1000 元左右(李克强总理在 2020 疫情期间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 语重心长地强调)。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周末在读毛选,一开篇就被震撼了!区分敌人和朋友,就是要抓主要矛盾,现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科技创新的速度(vs 美国) 赶不上人口红利的下降速度。每年都在下降的劳动力,反而倒逼产业创新,企业数字化、工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替换大量劳动力,才能加快或保持之前的生产效率。

创造的自由:低代码开发的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

(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劳动力成本快速提升)

在互联网应用领域,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我们走在了世界和时代的最前沿。然而在面向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时,广大中小企业依旧停留在纸质化流程办公阶段,稍有信息化意识的企业,也仅是在大量使用 Excel 或类 Excel 软件。“未来十年,最大的确定性就是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整个社会经济和生活必将全面数字化。“

创造的自由:低代码开发的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

我们需要更多软件的搭建者,而不仅仅是软件的用户

“The real computer revolution hasn’t happened yet.”
“真正的计算机革命尚未发生。” —— 艾伦·凯(Alan Kay)

不管技术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仍然只有极少数人拥有软件开发所需的编程技能。当大多数人面对一个可以通过编程来快速解决的问题时,你不得不求助于其他拥有该技能的极少数人。想象一下,如果有更多的人拥有搭建自定义软件的工具,可以成为软件的开发者,而不仅仅是软件的用户呢?

我特别喜欢 Airtable 这句 We need more software builders, not just users. 本质上,每个行业都有其专属的业务逻辑,使用更小的细颗粒度组件配合低代码开发,无需编码或只需少量代码就可以快速生成应用程序。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计算机革命。

创造的自由:低代码开发的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

作为一款具有高自由度的 SaaS 产品,Airtable 期待造就更多软件的搭建者,而不仅仅是软件的使用者。任何人 —— 即使没有技术培训 —— 都可以创建完全符合需求的个性化应用程序,并受益于彼此共享的软件社区和平台生态。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 2021 阿里云峰会上提到:“低代码开发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你只要最了解自己的业务,就能去创建应用,实现业务数字化。”

这类 SaaS 产品,不只是帮助个人或企业搭建一个自己的内容或管理平台。产品的目标将通过解耦,把现有的产品打碎为最小的颗粒度,然后像乐高积木一样进行组件化、模块化的拼接,而这和我们打造自身知识管理体系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就像笔记软件(Roam Research、Notion)中的 Block 一样,可视化编辑器则将基础组件和业务组件拆得更细,比如商品页面上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拆分组合,元素的交互逻辑、数据指标等等都拆分成最小的颗粒度,然后通过一个中台来统一管理,由运营专家或业务专家来搭建页面和逻辑形成功能,最终交付给客户的是一个个可执行的业务功能模块。

创造的自由:低代码开发的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

(中美 SaaS 公司市值对比,客户习惯需要进一步培养,且依赖资源市场)

数据之间的联想能力,是软件难以取代人脑的地方

通过工具给用户赋能的产品很多,Notion 就被网友戏称为「新一代的 QQ 空间」。Notion、Roam Research、Airtable、Coda、钉钉文档、飞书文档、Vika 维格表、黑帕云等一系列产品,本质上都是一个简易的数据库,比传统的 Excel 更为方便的能展示不同维度直接信息的区分,还有数据的互相引用能够打破传统表格之间的数据孤岛。

对于中小企业老板乃至个体经济来说,其业务流程大部分都可以通过表格+表单的方式进行流转。一方面,通用型表格然后辅以丰富的模板就能够快速搭建我们现在想要做的系统,类似积木块无代码编码(low-code 低代码平台);另一方面,这类表格还可以根据字段自动生成表单收集器,这样就可以方便录入数据,应用之间还可以相互连接,实现数据互通。

数据间的互相引用,也特别像知识管理关于「分类 or 标签」的分歧,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双向链接,谈论网状笔记,其实这些都只是展现形态,更重要的其实也就是打破信息茧房,知识壁垒。让知识流动起来比单纯让知识建立联系,可能会更重要,也更能激发远程联想和创造力。

数据之间的联想能力,是任何软件系统都难以取代人脑的地方,如何把非结构化的信息通过结构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也是最难的地方。不确定性,可能才是真正创造力的来源;如果一切都是固定的程式,那这个世界就失去了生机。 —— @一顾

数据的可复用性与数据可视化

前文提到表格类似于乐高积木块,最小单元是 Cell 细颗粒度,基于更细的颗粒度才能实现信息/数据的复用,才能激发使用者的远程联想和创意,从而促进复杂决策,跨领域寻找解决方案。

Roam Research 创始人 Conor 就经常在 Twitter 提及 Excel,并且讨论过一系列关于 Excel 优弱点的 Thread。并且,连 Roam 的技术面试题都是打造一个小型 Excel,相关 Tweet “One of our interview prompts is building a tiny excel”

Roam Research 将笔记的最小单元视为 Block,而这种基于 Block 的深层技术优势让我们看到了各种可能性,在 Roam 的基本概念里,页面只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块(block)页面(page)段落(paragraph)一视同仁,两者都是 Blocks

Roam 数据库就像一片森林。每一页都是一棵树。树的根是页面(page),树的枝干是更高层次的段落(paragraphs);树的叶子(block)就是嵌套在页面(page)最深层次的段落(paragraphs)。 —— 深度解析 Roam 数据结构 —— 为什么 Roam 远不只是一个笔记应用 - 少数派

《程序员修炼之道:通向务实的最高境界》这本书中被归纳为一个概念叫正交性,组件越小越好,越有组合的可能性,只有当组件拆分越细,越有优化的可能性,性能越好。

  • 假设一个组件能做 M 件独特的事情,另一个能做 N 件。
  • 如果它们是正交的,组合起来就能做 M×N 件事。如果两个组件不正交,有重叠之处,结果就少一些。

组合正交组件能获得相当微妙的生产力提升,在正交组件不断组合的过程中,单个单元的性价比提高了。

根据反馈来不断改进,不断迭代 Build-Measure-Learn

我们亲眼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换。
最卓越的管理思想家之一,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人们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且是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做出选择。这是第一次,他们不得不自我管理。

“而社会完全没有对此做好准备。” 从知识付费的焦虑就可以看到,我们每个人充斥着对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渴望,但是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可视化反馈,我们需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以作品为导向的个人管理系统。我在Serverless 实战:打造个人阅读追踪系统这篇文章提到过,稍后阅读永远读不完的痛点 —— 缺乏追踪:

随着时间的推移,Instapaper 里面的文章将会变得越来越多,就像我们在代码中所注释的 TODO: 可能就变成了 Never Do,稍后读也是一样地被人广为诟病:Read it Later = Read Never。
创造的自由:低代码开发的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

我发现文章堆积的一个永恒痛点,即没有有效的方式追踪自己的阅读需求与能力,其核心原因就是因为读完的速度赶不上添加的速度。从而没办法可视化出来评估自己的阅读进度,合理安排阅读计划,也就没办法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进而失去了阅读的动力。

数据驱动:抓住引领性指标,提升滞后性指标

在《深度工作》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原则 2:抓住引领性指标,指的就是引导你将注意力转化到提升短期内可以控制的行为上,并对长期目标带来积极影响,从而最终提升滞后性指标

通过引领性指标来衡量自己的成功程度,能够及时改变有助于滞后性指标的新行为。比如说滞后性指标是提升面包房的客户满意度,而引领性指标,就是接受免费试吃样品的客户数量。

对个人来说,更好的引领性指标记分板就是这个人当前的深度工作时间,可以帮助一个个体专注于深度工作。

你也可以每天统计一个指标 —— 「自我决定指数」。计算你一天中,完全兴趣驱动,没有任何外在动机驱使的时间所占比例。扔掉那些无聊的应酬,长期坚持去做一些跟利益无关的兴趣爱好,比如读书或写作。读书与写作本身就是享受,你并不需要得到格外什么,多年后,你反而得到最多。

其实就跟测试驱动开发(TDD)和精益创业一样,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人的本身,做适应性计划而非预测型计划。不是做了适应性计划就是敏捷,而是聚焦价值,持续改进,「以人为本」。

  • 预测型计划:传统的计划方式,典型的表现形式是甘特图,提前计划好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A 依赖 B,B 就要放在 A 的后面。
  • 适应性计划:环境越不确定,越需要边走边看,这时过于详细的计划,就是浪费。较好的做法是,做一个比较粗的计划,把近期的计划做细一点,然后定期去回顾并调整计划。
创造的自由:低代码开发的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

敏捷开发之 Adaptive Planning

“你的下一个软件应用,未必是程序”

程序的模块化,一方面得益于笔记型软件的不断升级与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也有对新型双链笔记软件 Roam Research 的批评,比如在少数派文章 你的下一个应用,未必是程序提到的“套娃”:

很多用 Roam 批注 Roam 教程,用 Zettelkasten 管理 Zettelkasten 心得的圆环套圆环场面,可谓当代版的邯郸学步。
即使真要关注逻辑和组织结构,也应是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素材后再考虑的事。但大多数用户的实际情况是连记笔记的习惯都不曾有。

当然,现阶段请不要神化双链笔记 - 少数派所有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卡片盒笔记法有优势也有局限。Roam Research 所提供的网络关系图最终可能都会变成一团乱麻:双向链接被吹捧过度,它所提倡的扁平化也非万灵药

“我能想到的场景是,用来发现与其他笔记关联最多的、付出精力最多的核心笔记。但这在日常使用中,并非一个高频需求,更像一个定期的分析回顾。因此这个网络看似酷炫,实际帮助不大。”
创造的自由:低代码开发的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

创造的自由,软件的“矛与盾”并不矛盾

对于任何方法论或工具,都不要走向极端,而是走向融合(两者相击取其强,“矛与盾”并不矛盾)。我既要用到 矛 的锋利,也要用到 盾 的保护,即“小孩子才做选择,而我全都要”。

作为一个创造软件的程序员,而另一方面作为软件的用户,我的软件使用心得一直都是Unix 哲学:做好一件事;接口拼接组合。比如说#分布式 GTD的概念,要实施 GTD 或是 Zettelkasten,并不一定要 All in One,而是:

  • 使用多个软件配合,挑选各个领域的强者,取其功能精粹,把 20% 核心功能发挥到极致即可,打组合拳。
  • 反复练习,优化工作流,克制抵御工具的诱惑才最最要,或者要刻意区分软件的工具属性和“玩具”属性。
其实“软件”的分类或许不再重要,「软件」强调「非物理」的属性,可以指可执行的代码、也可以指不用于执行的文档等;其中可执行、用于完成实际任务的才是「应用」,而一个应用可能是由无数个只具有抽象功能的程序模块组成的。 —— 你的下一个应用,未必是程序 - 少数派

同样的,如果现有软件可以满足我的需求,我就直接用。如果没有,那我就可以自己创造一款软件:我可以利用某个软件的思路,在同一个 Airtable-like 表格产品的不同场景里面实现它。

自带“方法论”的软件才是好工具

比如社区有人会在 Roam Research 重新实现 OmniFocus,但其实更重要的永远都是方法论,e.g. GTD -> RoamToDo 思想在前,工具在后。甚至我们的目标是进入守破离的第三阶段“离”:在更高层次得到新的认识并总结,自创新招数另辟出新境界。

我之前有尝试用 Roam Research 来做 #燃烧清单(Burn List) 或者是实现单核工作法。Burn List 的概念可以参考我派文章:用一张白纸就能完成的任务管理——用完就「烧」的 Burner List - 少数派,文章作者 @DrSelfie 原本是通过 Notion 来实现的燃烧清单,后续直接自己上手开发了产品 BRNR List,而我当然就选择借助 Roam 生态 #Roam42 的 LIVE PREVIEW 和 DAILY NOTES POPUP 功能,同样实现了类似功能。

比如,你完全没有必要接受 HEY email 的高昂定价,也不妨试试看它聚焦待回复邮件、严格筛选来件、「钉」住常用信息等特色功能,然后在传统邮箱中通过过滤规则、旗标等功能变通实现。
创造的自由:低代码开发的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

「偷师学艺」,借鉴其他工具的方法论创造属于自己的软件

模板即软件,而且是可个性化定制的软件

随着各种个性化的业务需求,丰富的模板(市场)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模板即软件,而且是一种可进一步个性化定制的软件,因为你能够根据模块改造属于自己的软件。

模板同样意味着经验分享,即隐性知识的传递。这是一个富媒体时代,通过视频的形式能够极大得丰富信息传递的带宽,将某些无法口述或通过书面方式传递的匠艺完成传达。

另一方面,通过定制软件的方式,直接将知识附着于软件本身也是一种领域知识传递的方式,所以表格附件的支持也变得非常重要。比如说对于个人来说,管理文档文件等知识管理场景,或者是对于企业来说,财务/库存的电子收据等场景也需要考虑全面。毕竟,在全面细粒度数据化之前,我们还需要文件这种形态来作为中间件。

数据管理表格的多种“软件”视图

一条条的数据记录,通过视图改变数据视角,让关心的数据显示更加直观、简洁、美观,同时实现数据可视化。Dashboard(e.g. 销售额)其实就提供了 “BOSS” 视图,通过 Cube (维度 + 度量) BI 分析,可以为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的决策支持:比如在价格调控上可以有更加精细化的数字化手段等。

对于个人来说,比较有趣的是@空谷在 Airtable + Wolai:打造量身定制的价值投资系统 - 少数派 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使用 Airtable 的 Query 和 CURD 等 API 的配合使用来追踪股票涨跌,帮助自己从数据库中发现价值洼地,让本来静态的笔记变成变成一个「活」的页面。

创造的自由:低代码开发的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

作为行业从业者,最后的感叹(总结)

“‌ 普通人最应该学习的技能应该是 Excel,‌‌ 而程序员最应该学习的应该是 MySQL。” —— 鲁迅

作为一名程序员,敏捷开发的目标是更快地交付有价值的可工作的软件。为此,它有一个指标来度量这个「更快」,那就是 Lead Time,它度量的是一个 idea 从提出被验证,到最终上生产环境面对用户的时间。显然,这个时间越短,软件获得反馈的时间就越短,对价值的验证就越快发生。

但是个人和公司的经营效益和规模常常会受到流程和工具的限制。价值验证的流程无法形成闭环,数据无法打通成为常态,就更加无法幻想使用大数据分析、智能化决策等高附加值产品。

面对魔幻现实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在新基建铺开之际,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利用自身懂互联网、懂技术、懂信息化的优势,改变这一现状。

创造的自由:低代码开发的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

特斯拉的无人工厂,汽车制造工厂已经拥有了纯自动化的硬件流水线,那么软件呢?

One more thing.

今年的“十四五”两会期间,和一些代表年年坚持相同的提案不同,科技公司的大佬们每年的发言紧跟时代热点,过去几年是云计算、新基建,今年的主题已经换成了芯片、自动驾驶和科技适老化

雷军重点提到了科技适老化,而作为子女,也是可以通过创造软件来帮助父母更好得生活,来达到提醒和协助的作用。比如提醒父母吃药,或者是帮忙打理家里的生意等等,就跟当年父母和我们一起搭乐高积木一样,让我们和父母一起来搭建软件吧!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 software builders, not just users.


✇莫比乌斯

中国人的A与B

作者 ONO

以下内容可能会招惹到“养狗的人”、“不养狗的人”、“开车的人”、“不开车的人”、“通勤挤地铁的人”,请酌情阅读。

助理的老公昨晚回家,在途经某个无红绿灯的人行横道时,先在人行横道线前停车,并示意行人通过。这个时候,有一个小女孩带着自己的妈妈和妹妹,非常霸气地挥手做出“停止”的手势,示意驾驶员停车。由于她的动作非常霸气可爱,就被助理的老公截下视频,发布在抖音上,称呼她为“拽姐”,认为她很可爱。

于是,这个视频遭到了一大群人的讨伐——认为PO主需要去重新学习交规,责难PO主为什么不礼让行人,甚至还有@重庆交警 的要求对PO主进行处罚。我给助理的老公随口说了句:“90%说你开车没素质的多半都是那些上班要挤地铁的人。”果不其然,随后在他的抖音下面就出现了“开个破车就不知道礼让行人了?”的留言。

其实想都不用想,这样的视频内容下面一定是有这样的评论。他们并不关心视频本身表达的内容,以及里面已经存在的因果逻辑。因为里面包含的关系就是一个看似对立的A跟B——A是走在人行横道上过马路的行人,B是开着车应该礼让行人的司机。再加以中国式逻辑:只要证明了B是错的,那A一定是对的;反之同理,如果A是绝对没错的,那么B就绝对有错。


今早遛狗,在人车混行道上我一般会拉紧奶子(哦对,家里的狗叫奶子,在关于页面里藏着他的介绍)。奶子一般不会招惹其他狗,除非在确认我没有发出“NO”的指令后,他才会摇着尾巴去给其他狗打招呼。恰好这时,马路对面的对向也来了一只狗,没牵绳,很远就看见了奶子,试图过来玩。又恰好在这时,从车库出来一辆车,要从这条人车混行的通道路过。

于是,没牵绳的狗要横穿马路、没牵绳的主人无法叫回自己的狗儿子、私家车已经逼进没牵绳的狗因为视线盲区只能鸣笛、被鸣笛吓到的狗乱窜、狗儿子也进入了主人的视线盲区她开始疯狂地叫嚷停车……一贯动作一气呵成,全场唯一一个一点没动站在那里的,就是我跟牵着的奶子。

没牵绳的狗过来闻了闻奶子,我下“NO”的命令,奶子立马跟着我离开。赶过来的狗主人见我戴着耳机,以为我听不见,责难了我一句“你为什么要牵着狗从这边走?”

正当我还在玩味这句话的时候,没牵绳的狗主人就已经带着她的狗儿子灰溜溜地走了。

“你为什么要牵着狗从这边走?”这句话里面虽然包含了既定事实,但已经完全被扭曲成了“是因为我牵着狗从这边走”导致了“她的狗儿子突然改变行径路线差点被撞死。”A是自己的狗儿子,B是别人的狗崽子,别人的狗肯定没自己的狗儿子听话,所以A有问题一定是B导致的。


我为什么要反着走?是因为顺着走靠左的时候,偶尔会路过没人处理的狗大便。一般来说,4个月前的小狗,因为无法控制排便,会常常走着走着就在路牙边上排泄;而中大型犬在6个月之后会开始进入草丛隐蔽的地方;还剩下一种狗,他们喜欢在路边排泄,且因为主人不牵绳,所以常常也无法关注到狗儿子在自己身后排泄,就这样扬长而去,这类狗就是“泰迪”。

抱歉,最开始的部分追加一个“养泰迪的人”。

有一次,我牵着奶子路过一坨狗排泄物,奶子绕道而行后,刚好在前面遇到一个对向而行的路人,路人走了几步就发现了那坨排泄物。那个路人指责我:“为什么狗刚才拉了不捡起来?”巧了,因为我牵着狗,且刚好路过排泄物,路人就咬定那是我的狗造成的。A是没养狗的人,B是养狗的人,既然那坨排泄物是狗的,那就一定是B的问题。如果那段时间出现了狗咬人的新闻,那么B是绝对过错方,A自然就有了道德批判的无上权利。


昨天在医院的电梯里,听到了两对中老年夫妻的对话。妻子由于在电梯外让行推轮椅的病人,没能跟上丈夫进入到电梯里。丈夫在电梯里喊着“快点”,还不停碎碎念。十几秒后,妻子才赶上电梯。丈夫埋怨:“你去干什么了,紧到不上来。”妻子倒是冷静,回应道:“我在外面让别个推轮椅的先过去。”丈夫:“都等你几分钟分了。”妻子被这句话点怒了,声调提高了一些:“什么几分钟,我就让了几十秒,你又在那里夸大其词。”

两人间电梯还有我这个外人,便停止了争吵,妻子继续道:“我今天不想在这里跟你扯这些。”

很显然,这俩夫妻长期以来的相处模式都是如此,丈夫是一个略带焦虑气质的控制狂,对于脱离自己控制权的事情总是会夸大其词地埋怨。医院毕竟是一个更容易出现未知恐惧和失控感的地方。A是丈夫等妻子,B是妻子帮助推轮椅的人,当AB都没错的时候,如何证明A是对的呢,那就要证明A比B更辛苦、B造成的影响更严重。


A和B的游戏规则很难找到漏洞,特别是拥有文革基因的思维,这套系统更加自洽。当然,这套游戏规则成在“自洽”败也在“自洽”。

很久之前,我牵着奶子遛狗的时候,他被两只没牵绳的泰迪追着玩。我想拉着奶子远离这里,但没牵绳的泰迪穷追不舍。我一怒之下抱怨了一句:“走了,不要跟没牵绳的野狗玩。”这句话比“别玩了”要具有更大的杀伤力——因为如果我是以“别玩了”抽身的话,不牵绳的狗主人便会以“你的狗没我的狗听话”而继续觉得“不牵绳才能证明自家的狗更聪明”。

听到这句话杀伤力极大的话,泰迪主人立马上前来试图抓回自家的狗儿子,但由于没牵绳,它疯狂乱窜。她只能尴尬地解释:“早上出门的时候忘记带绳子了。”接着,这个时候就要继续攻破她的“自洽系统”,我回应道:“是吗,我也从来没见过你牵过绳遛狗呢,我以为你养的野狗。”这句话彻底把阿姨点炸,她硬生生地拉扯回自己的狗儿子抱在怀里,由于找不到可以攻击我的点,就只能去跟她的同伴继续“自洽”——“哟,你看,牵绳养狗的人素质就这样。”

我回头喊了一句,让周围的路人都听见了:“对啊,你们素质低的都不牵绳遛狗啊。”在路人见证下,这两个阿姨彻底没了回应,只能等着我牵着狗离开她们附近。

自此,我很少在遛狗的时候遇见这个阿姨。就算遇到了,她老远看见我跟奶子,就会立马掉头绕道,当然,她还是没有牵绳。


这一轮A和B的游戏里,“我的狗听话所以不用牵绳”是A,以这个自洽作为出发点,任何B都会错误的,哪怕是她的狗儿子拉了屎,她都可以假借说“我的狗更听话不会乱拉”。所以攻破这个自洽就成了最致命的点——“你的狗是没牵绳的野狗”。从而避免落入自证陷阱,让对方不得不跳如到新他自己的自证陷阱里。

同理,A是行人,B是司机,A道德制裁B不礼让行人,“你走人行道我也会礼让你啊,但是你天天挤地铁的时候也没见你让过别人啊。”——于是你把对自己的自证切换成了他要对自己自证。

话很伤人,但这就对了。

onojyun

✇莫比乌斯

临死前的最后一枪你会举向谁?

作者 ONO

“助理想换工作”的事还没说完,感谢她能给我一口气提供三个视角的灵感。现在,总要上升到形而上的部分聊聊。


当我们问她想做一份保留“个性”的工作,还是去成为无需“个性”的零件,她犹豫了一阵,这确实不是两件可以并存的事情,除非她真的有这么多精力去斜杠自己的生活。

大厂的文案工作,确实是出自于自己的创造力,但成品并不属于个人。甚至一些大厂根本不允许有个人的“个性”流露在成品之中,否则下一个“零件”来接手工作时,很有可能又需要重头搭建一次。因为没有“署名”,所谓的作品也不过是一件商品,上架、销售、然后被人忘记。就像是抖音快手上,一个烂梗段子被不同人模仿一样,没人还记得最初的那个创作者是谁。

相反,保留个性也不见得容易。首先是你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存储”你的“个性”,否则随波逐流几年之后,这些东西也会被磨灭殆尽。

前者当然轻松,通过劳动力的付出换来等价的报酬,养活自己和家人;而后者比起来就显得“不切实际”,甚至“一文不值”。但是换一个维度,前者留下了什么,后者又留下了什么?这是死亡焦虑的根源——助理结婚后也不打算要孩子,所以她此时此刻的年纪,很多人已经结婚生子,他们的人生目标从那些虚无缥缈的追求切换到了实际的“养育”目标上。

这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也是对死亡最直接的对抗,由自己创造的个体,从样貌、性格、原生家庭上复制了一个全新的“自己”。没有“养育”目标的人,也会有死亡焦虑,他们也需要创造“孩子”——那就是能够留下什么,证明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样貌、性格、原生家庭各个方面的“自己”

这段话值得玩味的点,就是你现在问问自己,此时此刻,有什么东西能够证明你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美国众神》里有一个设定我非常喜欢,他将人类文明以“神”的视角浓缩成了一个点:神最害怕什么?被人类遗忘,遗忘就意味着他失去了神力也失去了自己作为符号的存在。 我相信,无论博客是写给自己还是公之于众,其核心的目的就是“留下什么”,无论是留给他人查看、便于自己回忆,它只有被留下才有办法被记住。区别在于,是被自己记住还是被他人记住?

“人”是社会学的符号,但“你”是区别符号而存在的“个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特别的,哪怕这种特别是“遗臭万年”。

——《写博客的目的性与社交的目的性》

前段时间,《周处除三害》引起了诸多讨论(事实上,大陆引进有一个最大的目的,是开始整顿灵修市场)。电影本身没有值得讨论的点,阮经天饰演的陈桂林的人物原型,就是一个处于极度死亡焦虑的角色,他躲了多年,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变成了一个通缉犯画像的符号,根本没人再记得他。于是,他才需要去证明自己存在过——去杀掉通缉令的前两名。

扬名万里和遗臭万年可是同等程度啊!

很多人不理解,同样作为曾经犯下50起枪击案的通缉犯的林禄和,他隐名出世,成为一个邪教头目。他在面对陈桂林举向他的枪口时,竟然毫无反抗,甚至任凭陈桂林当着他的信徒开枪击毙自己。他为了躲避追查,编纂了自己死亡的事实,然后建立起邪教——他难道就真的洗心革面了吗?当然没有,否则这个邪教就不会以敛财作为根本目的。邪教不过是他生命的延续,是他的“孩子”。当他接受自己死亡的那一刻,他已经不再恐惧,他的“孩子”已经成为独立的恶魔——否则,在他被击杀之后,那些信徒非但没有逃走,甚至再一次唱起邪教的洗脑曲目。他知道,那些被洗脑的人,就是供养这个恶魔的养分,而这个恶魔的生父,正是自己。

这种延续是更抽象的升华,像是被自己亲手召唤的深渊黑洞,就算让他吞噬自己也足矣——因为后世时时刻刻生活在黑洞威吓之下的所有人都得记住,召唤这个黑洞的,正是那个该死的始作俑者。


虽然很多年前,我们嘲笑过中国政府机构的冗杂和无脑,居然需要当事人提供“证明自己是自己”的证明。当这个命题上升到哲学层级时,你就会发现它变得振聋发聩——我们要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

这个命题看上去对今天吃什么明天赚多少钱没有什么影响,但总有那么一个不眠的夜晚,你开始回顾自己,那些留存在记忆里的总是被你提起的故事,也开始被淡忘、无人再想听你说起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也在渐渐地变成一个透明的符号。

至少,我得努力证明我存在于世过。

最后,回到标题,这是我初中时,写在记事本上的一段思考——如果你在临死前,可以朝任何一个人开上一枪,你会把枪口举向谁?

几乎所有人都回答我是“自己”,这是一种自我了断;极少数人会回答我是他的老母亲,因为不想让她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有人回答是仇人,因为他不希望自己沦为对方的笑柄——对,这些极少数的人,至少还有一个活着的目标。而那些举枪自己的人,他们又留下了什么?

但是枪就真的意味着死亡吗?

我那个时候的回答是:我会朝天空开一枪,让所有人都看向我,知道我即将死去。

onojyun

✇莫比乌斯

让别人跳进他为你亲手挖的自证陷阱

作者 ONO

助理领证,在朋友圈公布喜讯之后,接着就收到了不同朋友发来的“祝福”。其中有一种祝福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难回答的:“你是不是因为怀孕了才结婚的。”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自证陷阱”,无论你怎么回答对方都能找到你回答里的漏洞。比如你回答我们并不是因为怀孕才结婚,对方会觉得你们之间的感情是无法自证的除非你们可以拥有一个爱情结晶来证明,你继续证明你们不希望要孩子,对方就会觉得你们是因为生不出孩子……

要解决这个“自证陷阱”并不是看如何回答,而是先要弄清楚到底是谁问了这样的问题——毕竟这些问题背后都带着一个隐藏的真实原因。


首先来说,会问出这个问题的第一种人是“过来人”,他们已经在婚姻里沉浮了好几年,甚至是完成了结婚、生子、育儿、七年之痒各个步骤,所以他们有足够的资历可以站在一个居高临下的视角来满足自己的“过来人”优越感。他们不过是用了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释了他们对一个人进入婚姻的所有理解——是因为怀孕,所以结婚。是一种最容易理解的模式,也是他们觉得最平常不过的——毕竟很多婚姻走到最后,已经丧失了“爱”的部分,所以他们也有很大一定程度是不相信两个人会因为爱而结婚,或是维持更长的婚姻。

另一种人,则是一些没有结婚的女性,要理解这一部分人的逻辑通路,得先警告一下将要读下去的人,里面可能会涉及到“雌竞”,如果你不承认雌竞存在,那大可不必再看下去。


据助理的反馈,有超过一半问她是不是“带球结婚”的是未婚女性。和第一种人不同,这并不是“过来人”会提出的可能性,但它也确实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结婚原因——而这个原因的背后有更复杂的构成要件:你们不可能有真爱、你们不过是意外怀孕不得不结婚、你们根本不适合结婚、你们有什么资格可以结婚。

这里需要交代一下,我的助理并不是一个“看上去会结婚的女性”,性格大喇喇、说话带有江湖气,看上去更像是男性的哥们儿,所以“她结不了婚”是很多人对她最初的刻板印象。

如今,她结婚了,而且还是顺利结婚——这首先就冲突了这群人的刻板偏见。所以如何让这个看上去不合理的顺利来点戏剧性,自然就少不了旁人的加工,比如他们是因为意外怀孕才结婚的。


在此之前,我提到过很多次“中国人的哲学观”里,有一个贯穿中国人一生的准则:当我证明被人是错的时候,自然就说明自己是对的。如果结婚是正确的,而没结婚的人就因为这个二元论的脑子给评判为“不正确”,那么只要证明他们的结婚是错误的,没结婚的人自然就成了“正确”的,简单来说“带球结婚”就成了最快能证明“不正确”的依据。

综上:“最不可能结婚的人”如今结婚了,那她结婚本身肯定是“错误的”。

为什么这群人会用如此粗鄙的言语去评价一个人的婚姻,你觉得呢?因为她们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啊。


这几天,小红书上有一个帖子,是一个男的让女友自己挑选一个5000元以内的礼物。女友选择了最新款的iPhone手机,但男的不接受这个“礼物清单”,理由是女友已经在用上一代的iPhone,不应该为了礼物买礼物。你猜这个帖子下面的评论占比是如何的?

按照以往的“小红书成分”来说,肯定是一群女性支持这个女友购买自己喜欢的礼物,但这一次很有趣,大部分的女性居然站在了男生的角度,认为男生的节约和理由是充分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用刚才那个“当我证明被人是错的时候,自然就说明自己是对的”的中国是哲学重新拆解这个命题。

  • 如果“为了买礼物而买礼物”的女生是“错误”的;
  • 那么与之对立的观点按照二元论就应是“正确”的;
  • 所以我证明我的观点与女友是相反的,就能证明我是勤俭持家的,比起这个铺张浪费的女性,我更适合谈恋爱和结婚。

而这种一拉一踩的对比之中,就体现出了“对与错”,而这种拉踩的过程就是“雌竞”。雌竞的核心是女性的一方比另一方更容易获得男性的青睐,这是与生俱来的生理设计,因为只有这样,更能得到男性青睐的女性更容易获得爱与归属感。而爱与归属感本身就是大部分女性的原始动力。(男性的原始动力是尊严)

勤俭持家显然是一个传统文化里的“适婚标准”,然而婚姻本身就是一种获得爱与归属感的“合法途径”。


好了,绕了一圈,终于要回到最开始了,那些用粗鄙庸俗的“带球结婚”来评价其他女性婚姻的女性,本质上也是在通过否定对方的婚姻价值,从而毁掉对方的“爱与归属”——你看吧,你们是因为有了孩子才结婚,明明就没有爱。

如果当你知道大部分女性的原始动力是“爱与归属”,大部分男性的原始动力是“尊严”的时候,无论对方要求你自证什么,你只要把对方推进需要他去一一自证的逻辑闭环里就好了。

举个例子,我们让助理发一个朋友圈,让她年轻自己7岁的老公怀揣篮球,拍“怀孕”“生育”“母子平安”的戏码,然后用同样粗鄙庸俗的话告诉所有人“我们是带球结婚”,既给了答案,也让恩爱的画面给那些得不到“爱与归属”的人一点小小的逻辑震撼。

不过呢,他们很快就会想到下一个自证陷阱。但殊不知他们已经掉落了自己的自证陷阱之中。

onojyun

✇莫比乌斯

中国当然也有“0元购”

作者 ONO

前几天有一个“稀疏平常”的新闻:江苏镇江一个集市的街边,水果店老板摆了30箱香蕉,然后叫了两个小伙子帮助看摊,自己去其他地方忙活了。没想到,这两个小伙子不太负责任,在旁边小宾馆开了个房间去睡觉了,留下无人看守的30箱香蕉,最终被抢光了。天天嘲笑国外发生“0元购”的事情,放到国内,“0元购”起来甚至连纸箱都不给剩下。

新闻并不一定是真的,因为官方用了一个标准的说辞:“与事实不符”,至于是什么事实不符,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的回应——大概被抢的香蕉最终辟谣一共是35箱吧。

之所以刚才说到“稀疏平常”,是因为类似的新闻已经发生过不计其数。我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年全国不知为何开始抵制法国企业,于是家乐福就成了被抵制的对象。不过家乐福在第三天就推出了打折的活动——于是中老年人做出了一个“违背老祖宗的承诺”,都纷纷到家乐福抢购商品。最后连新闻都不太好意思报道这件事,所以整个抵制的事情在三天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当然 ,我们在讨论哄抢货物是否合法合德之前,得先抛出几个关系“我后面会不会羞辱到部分读者”的前置观点,如果看到这里你就受不了了,说明你不是这篇文章的适读用户。


首先,从道德相对主义的角度来讲,哄抢货物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因为道德本身,会因为文化、社会背景、个人观点的不同而出现偏差。“不要白不要”也是一种道德标准——只是相对于那些认为“哄抢货物”吃相难看的人来说,这是不道德的。

其次,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讲,它甚至可以为哄抢货物找到一个非常巧妙的借口——那些因为车祸散落一地的水果,反正最后都是货损腐败,不如让老百姓都捡走,这样可以让这些货物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地实现。

最后,从道德责任论的角度来讲,因为这是一起群体性的事件,按道理应该讲每一个参与者进行道德归责——但很可惜,因为参与人实在太多,而且多数还是老年人,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主观上的过错认定,所以更别说归责。这里面牵扯到了一个隐形的法学理论——法不责众,这个会在后半部分提及。

好了,如果你同时坚持“道德相对主义”、“功利主义”和“道德责任论”这三个哲学观点的人,我在这里非常郑重地建议你,不要再看下去了。


刚才我提到了一个词,“群体性”。既然说到了群体,就不得不说起“羊群效应”。所谓的羊群效应,即人们在身处群体之中,会跟随主流的行为或观点。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商业行为之中,头部商家做出了某种刺激市场的行为,其他跟随的同业也会做出相同或类似的行为。

哄抢货物还不够“激烈”吗?——有人会反驳,这并不是商业行为。但在那群哄抢货物的老年人形成的群体小社会里,谁拿到最多的香蕉不比“我今天比王阿姨多走了99步她一定比我先死”更直观。当身处“羊群”的人,看到其他人的哄抢行为,并且抢到了更多,会给其他参与者更多的压力和紧迫感——所以他们只会抢得更多,而不是“算了,这次就让王阿姨比我多拿到3根香蕉吧”。

然而,这个“羊群”里的“羊”并不是统一的道德标准——比如,在视频里也有一些老太太在哄抢货物的最外围作观望态势。只是偶尔最后忍不住,捡到了别人在哄抢离场时掉落的香蕉。


所以,这里会有第二个结论:“参与哄抢的人都是没有道德的”。但事实上未必如此——我记得2014年前后,有一个哄抢的行为,是一辆满载苹果的大货车在高速公路侧翻,附近的村民3小时内就把二十多吨苹果蚕食鲸吞殆尽。问及原因,一些村民回答:“别人都在抢”。

有道德的人也会被卷入到“羊群”之中,是因为他们被另一个东西牵着鼻子走了——既得利益。群体行为的优势在于,它获得的成果看上去是群体分配的,同时集体的责任也是被群体分担的。当人们身处“羊群”时,这些被哄抢的货物就成了群体的“既得利益”(当然法律上并不是这样认定的)——在这些“既得利益”当中,自然就会有人多抢有人少拿的情况。

特别是当有熟人参与的时候,人们会更加加强这种归属感的存在——认为自己和熟人所得“既得利益”,是归属于群体的——当然,如果张奶奶和王奶奶一直都不和,那他们会在群体之中再分裂成竞争对手,从而更加刺激他们哄抢比赛的野心。

而集体的责任也是被群体分担的,是让那些原本“有道德”的人被卷入其中的重要原因——再不抢,“既得利益”就要被别人瓜分光了;反正有这么多人抢,要的也是罚那些抢得欢之人的清单。


香蕉并不是稀缺昂贵的商品,哄抢之余并不能带来多少的利益所得。而形成了群体性哄抢之后,责任被无形地分担给了所有参与者——甚至可以说微乎其微。因此,哄抢者认为相比较抢一些便宜的货物,更不会形成“犯罪”。他们可以在最短地时间内,做出这一些列的推论,然后投身哄抢之中。

而最后,不仅仅香蕉没了,就连装香蕉的纸箱都被抢走了——因为这也属于“既得利益”的一部分,因为总有些人什么都没有得到,但总得雁过拔毛,才能符合他们身处“羊群”的身份。

要知道,如果张奶奶和王奶奶抢的香蕉差不多,如果王奶奶还多拿了些纸箱,接下来的半年内王奶奶都得高张奶奶一头。


我一直觉得,社会心理学里的“乌合之众”与法理学里的“法不责众”,一定有一个美妙的交叉点。

勒庞认为,“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具有特定的特征,如情绪感染、理性削弱、冲动性和易受操纵等;而“法不责众”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无法对参与群体行为的个体追究法律责任。

看上去,“乌合之众”与“法不责众”更像是一个先后顺序的关系。因为“乌合之众”形成了大规模的群体事件,而后无法对每一个参与者进行单独追责的时候,便成了“法不责众”的终局。

然而,确实从实际应用来看,有太多哄抢的事件最终都是不了了之,加深了人们对“法不责众”的认知,它甚至成了下一次人们形成乌合之众的“教条”——我们就拿一点点,反正要处罚也是去找那些拿最多的人。


但在实际的处罚过程中也会遇到难点——比如只罚了张奶奶,而跳过了王奶奶。张奶奶一定是不认这个罚的,因为这不符合“羊群”里责任分担的属性。倒不如以后再追罚的时候,应该引入一个“供犯制度”。张奶奶在受罚时同时举报了王奶奶,人们在追查过程中,发现王奶奶因为比张奶奶多抢了5斤纸箱,多获利5毛钱,那自然是可以减轻张奶奶部分处罚的。

这便是“乌合之众”和“法不责众”美妙的交叉点——群体。当群体从内部瓦解的时候,是否就意味着这两个概念也不复存在了——无法形成统一价值观的乌合之众,和处罚不公平而导致的群体属性崩溃,本质上来说,都是处理同一件事情。

说不定这样一罚,张奶奶和王奶奶的内卷又会回到“合法合德”的状态,比如两人又开始比谁饭后散步走得多,因为这意味着谁活得更久。

啊算了,让这种老不死的玩意儿活这么久干嘛啊!

onojyun

✇莫比乌斯

给不相信迁坟会改运的人迁祖坟,会不会也改他的运?

作者 ONO

有好几次的灵感,都是在乘上酒店电梯时乍现脑中的。

许多酒店都会特意避讳一些「敏感数字」,甚至既要考虑「外国人的忌讳」、又要符合国情考虑「中国人的忌讳」,所以往往会看到一些酒店的电梯里并没有标注4、13、14、24等等这样的楼层。我不禁有一个思考,就算没有这些楼层数字的标注,但是在原本的物理结构上,这些楼层也既定存在,难道这些所谓的「霉运」是跟着命名走的?

比如我现在住在17楼,如果将刻意被规避的4、13和14楼算回来,17楼不就变成了14楼了吗?但凡给一个迷信得要死的顾客把这件事情盘算清楚,他大概也会恼怒地发现,如果按照现实情况,自己还是沦落到了那个最忌讳的楼层。那如果这个时候,他真就因为「14楼」的忌讳而遇到了些神神鬼鬼的事情,那这个时候迷信就回到了「物理层面」了——原来真是14楼的关系。

当然了,上述的情况其实并不能作为研究的方法——因为神鬼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个「黑箱」,更别说要如何去解释「忌讳」的定义了。


不过刚好,酒店楼下有一个旅游景点似乎能从现实层面解开这个「奇怪的问题」。西安曲江池边上有一个寒窑景点——也就是传说中王宝钏挖野菜的地方。因为王宝钏和薛平贵的爱情故事,让寒窑这个旅游景点成为众多情侣「打卡」的地方,希望能在这里获得感情上顺遂的力量。

但王宝钏和薛平贵的故事并经不起推敲——这两个看似至死不渝的人,其实是杜撰出来的。历史上说是有两种版本:

一说是为了效仿《汾河湾》里的柳银环与薛仁贵的爱情故事,而杜撰了《武家坡》,爱情故事的主角则变成了王宝钏与薛平贵。前者的薛仁贵是真实存在过的将军,因为出身山西,所以被山西地区视为「崇拜符号」,后来陕西地区为了平替薛仁贵的故事,创造了虚构的人物薛平贵,才有了薛平贵回窑迎宝钏的爱情故事。

二说就有人情味很多,也是有人效仿了《汾河湾》的故事写了《武家坡》。目的不是为了「争符号」,而是为了「救人」。说是一山西的富人家为母庆寿,特找来戏班演了全本的《汾河湾》。老太太在看完后问戏班子薛仁贵和柳银环的结局,才知道原来柳银环因为苦苦等夫,最后疾病缠身死在了寒窑。因为这个结局,老太太终日闷闷不乐,身体也每况愈下。儿子四处求医无果,最后一位名医得知事情原委后,便开了个「心病药方」——富家子弟花重金让这个戏班子效仿《汾河湾》重写了一个故事,也就是后来的《武家坡》。讲的是薛平贵和王宝钏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关键是结局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最后薛平贵信守承诺来寒窑迎娶了王宝钏,老太太看后,病自然就好了。

很显然,因为杜撰,酒店楼下的那个曲江池畔的寒窑自然是个「假」的,并不属于历史典故里实际存在过的地方——但它并不耽误这些情侣来这里打卡,以祈求爱情的顺遂。更甚,清朝后期,曲江寒窑甚至还建起了以王宝钏之祠堂,供人参拜,渐渐才有了现代的规模和文化圈。既然从一开始王宝钏就是一个杜撰出来的角色,那就是说这个所谓的爱情故事本身就是假的,但却被后人奉为经典,甚至当成了「神迹」进行参拜,这些真相本身就跟那个「物理14楼」一样,「去符号化」和「符号化」的过程,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自由意志的过程」。


前段时间,有人向我问了个很有趣的问题:那些因为迁坟而过得越来越顺的人,真的是因为迁坟的原因吗?

我先问对方「你相信祖坟跟后人存在某种联系吗?」他想了一会说「不可能」,于是我问了第二个问题「你觉得你现在过得顺不顺?」他回答我说「挺顺的」。我接着问「那你觉得你的顺和你家的祖坟有关系吗?」他觉得我又绕回去了,所以很利索地回答了一个「没关系啊,我都不相信祖坟影响运这件事。」

说来奇怪,那些因为迁坟之后生活就是变得顺遂起来的人,都觉得跟迁坟有关。所以想要确定这个试验是不是真的跟迁坟有关,我们就得「控制变量」——比如,我们把那些因为迁坟而顺遂的人的祖坟再次动回原来的地方,或是把那些觉得自己很顺且跟祖坟没有关系的人的祖坟也改变一个位置,这样才能从两个方面确定祖坟是不是真的对一个人的命运有影响。

可想而知,这样的要求,那些因为迁坟而过得顺遂的人一定会指着鼻子臭骂一通。而我问了和我讨论祖坟问题的人,他愿不愿意参与到这个社会实验当中,将他的祖坟试着改变一下地点,以确定他会不会真的变得不顺——他也指着我的鼻子臭骂了一通。

不过,我也承认这种实验也确实有点故意找事儿——不亚于,就跟我告诉一个迷信之人,他住的17楼实际上是「物理14楼」;给那些在寒窑景点拍照的情侣科普薛王的爱情故事其实是杜撰的一样。


很可惜我没能给这个人聊到最后,只能在这里自我解答。回到中国人对「4」和西方人对「13」的迷信,所谓迷信,即「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从科学角度,迷信是心理学的正常現象,无论是事实判断,还是毫无根据的迷信,人们会因为其认知而做出了更有益于自己生存的决定。这些决定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会促成某种「结果」。

而要证明这种「结果」本身有坚持迷信和相信科学之差别的,就得回到「大胆假设、小心论证」的环节——比如,按照我之前的方法去偷偷搬迁别人的祖坟;或者去计算那些14楼,和被篡改了数字的「物理14楼」,看看它们是不是真的邪乎;亦或者是,去安排1000对在寒窑打卡的情侣,到底有多少个是走到了最后。

因为迷信本身是为了我们能够做出有益于自己生存的决定,所以在这些大量样本之中,就会出现「幸存者偏差」。比如14楼的凶杀案更容易被人关注,并将14这个符号关联起来;或者是在寒窑打开的情侣在小红书上自曝自己订婚了,那自然就会有人把感情的进一步发展之原因,与寒窑打卡挂上等号。不过,14楼还有很多温馨的剧情,寒窑打卡的情侣也有第二天就分手的,是因为它们不符合「符号特质」,而未被人们特别关注罢了。

因为迁坟而变得顺遂的事,自然也会被认为是迁坟带来的「有益」。但这两件事并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当然也有没有动过坟,甚至连自己家祖坟在哪里都不知道的人,也因为某些契机而变得顺遂起来。所以这件事本身是很难证明「迁坟」与「命运」之间的关系的。


之所以会扯起这个话题,是因为我试图在古往今来的「宿命论」和「自由意志」的对立之间,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所在。

如果说迁坟改运这件事情本身是符合「宿命论」的,那是否意味着人们不需要为自己的努力负责,只需要「迁坟」就可以改运了,根本不需要人们动用什么「自由意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反过来说,那些因为过得不顺,而决定要迁坟的人,是否也意味着他们动用了「自由意志」,而扭转了所谓的「宿命论」,为自己的命运起到了改变的作用?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以后分段再说,只是在这里抛下这个问题。

最后留下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给那个迷信得要死的人,说他所在的酒店17楼事实上是「物理14楼」,结果他当晚因为这件事感到恐惧、越想越害怕、最后竟然精神失常自杀。那他的死是因为宿命还是自由意志,还是「物理14」?

onojyun

✇莫比乌斯

塔罗牌与信息茧房的思考

作者 ONO

▽ 389|塔罗牌与信息茧房的思考

——摘至2023年1月28日本人朋友圈

前几天给徒弟们上课,用塔罗牌拆解了电影剧本,发现其实塔罗牌如果用在剧本上是一个扇形交错的两两对应关系。

比如月亮进入到「灵魂暗夜」,需要对应的课题其实是从皇后这张牌来的原始课题,而皇后就是「铺垫展开」里的讨论,是整部电影的「课题」。按照这样的扇形规律,就会发现教宗对应的是塔。在电影里其实很好理解,教宗是触发条件时的「游戏规则」——你要达成目标、获得启示、抵达终点必须要遵守的规则,在塔作为失去一切的部分,就是因为在过程中主角违背了规则、远离目标之后受到的被扔至最深渊的部分。

我今天在画这个扇形的时候,又发现了另一个「巧合」。前几天和莫莫聊起了人工智能:算法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还是突破信息茧房?因为算法本身是有逻辑边界的,平台不可能给一个整天在短视频里刷身着暴露的女性跳舞的用户,突然开始推送脱光衣服卖弄肌肉的男性内容。(当然,通过算法把一个直男慢慢掰弯,也是一种算法上的突破???)

拿到现代来看,教宗其实是一种「算法」,教宗传递的所谓神谕,本身就是既定存在的,是对已知符号的归总和传递。比如人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快速算法,找到从古至今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观念的认知,但是要得出某一个由自己认知产生的结论,目前是没办法进行演算的。而塔就是「信息茧房」,人们误以为修建了一座可以通天的巴别塔,但是塔是物质的,物质就意味着存在边界,无论它修多高,它一定是有塔顶,同时还要考虑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承重结构),而塔顶到底抵达「天堂」了吗?——「一旦人们建造了这样一座塔,他们就开始为顶峰而争论。」

违背「算法」就是在突破「信息茧房」。违背了教宗警告的神谕,带来了塔被摧毁的结局。但是塔不倒塌,人们又无法从黑暗之中看到满天的星空——后一张牌星星,即最原始的符号。

教宗看见巴别塔被毁灭,才长舒一口气:我他妈叫你们在自己的心中建起一座思想的高塔,你们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你们倒好,听成了「你们要给主人建造一座高塔」,但你们只有经历这些才会明白。

另,拆解到了人物原型。教宗是欧西里斯,即男救世主;女祭司是伊西斯,即女救世主。前者是给人们指出通往爱和启蒙的道路(代言人),后者本身就是通往爱和启蒙的方法(她本身就是开启神性的钥匙)。

onojyun

✇莫比乌斯

人工智能能不能计算哲学?

作者 ONO

▽ 388|人工智能能不能计算哲学?

有五天没有每日写作,因为每天的阅读量太大,以至于没多余的「脑子」来写东西。不过这两天有些有趣的话题,值得伪装成一篇每日写作的内容。

* 和友人从艺术聊到了人工智能 *

莫:自我的哲学认知代表是什么呢?是类似「自我意识的」再次觉醒?这里包括说人工智能发展开始进入快增长时期?

我:对,你说到了一个关键,人工智能一定会取代了大部分的逻辑思考和运算。一部分人继续沦为抖音之流的忠实用户,一部分人会突然停下来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大部分的东西都被算法取代,那我能做什么?算法自始至终是无法解决哲学问题的,比如人有灵魂吗?梦境是不是一种神谕?这个就是今天说的「信仰范畴01」,是没办法用逻辑来证伪和推算的。人工智能的好处是,一些逻辑工作被取代从而节约时间,创造更多的思辨时间,人工智能是无法取代思辨的,因为它回答不了形而上的哲学问题;坏处是,算法更加强大,让一些人的思考能力进一步被剥夺,成为「算法人类02」(我是这样定义的),算法人类是人类社会的生产者身份,他们为社会创造资源和提供服务,所以他们事实上沦为了人工智能的附属。他们想要突破这种困境,就必须要解决自身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想成为谁?这个问题人工智能和抖音不能帮他们解答。

莫:我能想象比资本剥削,更惨的是「算法剥削」。希望不要活到那个时候。

我:这个我们就要回到教育的目的来说。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必要工具」,他认为这个世界有三种社会角色:决策者(保护真相和智慧),守护者(维护法律和秩序),还有生产者(解决物质和供应),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适合的社会角色,从而达成一种相对公平的秩序。刚好,我要落脚到「算法剥削」,教育事实上并不是公平的,算法一定会取代教育的分配问题

还有一个被称之为教育纳粹的教育家乔丹,更狠,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根据每个人的智商水平为期匹配对应的社会层级和岗位,从而避免社会顶层的世袭制度,以及统治阶级的内部恶性循环,比如一群傻逼因为恐惧聪明人而继续剥削他们的资源。

回到人工智能来说,它的算法其实就是在做这种「教育」分配的事情,那些沉迷抖音的,整天「哈哈哈哈你别笑」的人,永远只会看到这些不会促使他们变聪明的内容。那些放弃算法,开始思考自己是谁的人,则会进入到一个哲学领域,这个领域是没办法用算法进行计算的。

莫:这,真「希特勒」了。但是算法能改进「教育资源」吗?

我:能啊,让沉迷短视频的人更加沉迷短视频,而那些开始试图揭开哲学谜题的人,会从算法里快速的找到纵向横向的内容,但是学习和对比的过程只能靠当事人自己。目前来说,算法是做不到对哲学进行演算的,不过说不定未来真的可以。

现在的教育问题,有一个没办法被解决的问题,就是「智商低于87分的人」毕竟还占比整个社会的15%,这群人如果没有得到更好的社会分配,他们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美国左派在这里用了一个比较「错误」的示范,他们开始搞教育平等化,就是让所有人都接受平均和内容一致化的教育,这样就会导致,岗位竞争和智商在整个社会的分布出现严重的挤兑,反而导致社会出现恶性竞争。所以我觉得刚才我们讨论的「算法剥削」反而会解决这种问题,让那些沉迷短视频的人因为沉迷短视频而出于被精神控制的状态,避免社会不稳定。

莫:你沉迷过短视频么?

我:我沉迷不进去,我有试过,但是很快就会弄清楚每一个短视频背后的逻辑,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看这个?」

莫:我曾经刷小红书刷到最后一瞬间想到过「我为什么要看这个」。 但我沉迷不进去的点是,怎么老是看一样的。可能是我思维过于跳跃,以至于当相同内容重复出现后,我真的会下意识觉得无聊。而且我想刷的时候,我不会控制这个瘾。因为我总担心自己某一天会陷入土拨鼠之日,永远的loop。

我:不过未来算法不会这样单一化,肯定会有更厉害的公式,但是本质上还是给一个人推送某一个标准的,你不可能给那些整天看残疾人摔跤短视频的人突然开始推送因果报应多积功德。因为认知范围本身就是个舒适圈。所以算法的智能会让人开始渐渐放下这种「戒备」哈哈哈。

莫:这个如果再进化可能我也扛不住。

我:但是本质还是一样的,你不可能给一个天天看肌肉男的gay突然开始推送巨乳美女跳舞。

莫:还是有一个内容边界。

我:因为哲学和自我认知是没办法被计算的,所以这种推算只能在表层,人们不会去深入思考为什么,然后切走,下一个视频开始,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内容,人们依旧不会深入下去。

真正恐怖的算法是:你看了一个植物生长的快进视频,下一个给你看的是真菌在延展的视频,再下一个开始给你看纽约交通图是如何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再下一个他们告诉你真菌的轨迹和纽约交通图是一样的,再下一个开始提出疑问:真菌有思维吗?然后再下一个提出另一个问题:思维到底是什么?然后就被拉入到了哲学的世界。

莫:如果能这么智能,那我选择死亡。

我:不过这种算法不是坏事,我觉得算法没有好坏的,是让人去突破未知的方法。但是最终一个人要提升,还是得回到他对自己的认知和探索,这个是算法给予不了的。

莫:技术只是工具。

我:对啊,所以我还是蛮期待算法会越来越巧妙的。因为我可以利用它,节约更多的时间去解答更多的底层逻辑。我觉得我沉迷不进去,就是因为我在渐渐地掌握很多底层逻辑。

莫:你确定到时候你不会被算法所利用吗,当算法发展到那个阶段的时候。或者说如果算法能发展到那个阶段,沉迷也无所谓。当我现在陷入的矛盾是说,更高阶的算法,会突破「信息茧房03」么?

我:你看,你首先先定义沉迷算法不是个好事情,说不定那个时候就是好事,因为可以节约时间。「信息茧房」并不是算法的最终归属,但是「信息茧房」是算法用来通过控制人最好的方法。

莫:但什么时候能突破信息茧房?这是个问题。

我:我是这样认为的:这个还真的得靠自己。算法一定会形成一种loop,只是看它的边界和学习的程度罢了。

莫:但随机出现的,且因好奇点一个like后,可能会触发新的内容识别,信息茧房就是你点的越广、边界会越大,但始终那个茧房在。

我:我们就拿短视频来举例哈,比如你在纷杂的算法里面,突然被推送到了「什么是思维?」,这个课题你可能很感兴趣,但是下一个视频,推送的又是一个美女跳舞的视频,你是不是就跟上一个你产生了兴趣的课题断开联系了?要突破信息茧房,就是你放下手机,去继续追随「什么是思维?」这个内容,然后开始纵向的深入。当然,要合理利用人工智能,你可以利用算法对单一课题进行深入,比如快速找到历史上人们对「思维」认知的横向对比。

莫:是可以这样做的。

我:算法做到了一个呈现的工作,如果它动用了算法,帮我做出了总结和结论,那这个环节我是「不接受」的,我不希望它帮我做出知识和逻辑上面的算法和逻辑。我需要自己去深入了解,然后形成我自己的认知,而不是变成一个算法结论。

莫:但现在目前算法就只能给你呈现结果、呈现样本。

我:所以你要说恐惧吧,我真的也会觉得当它开始对内容进行演算和总结的时候,这会让认知体系进一步压缩。其实蛮恐怖的,因为人们就不会去思考,而是直接要求得出结论了。比如说,它开始自己写小说,并且是通过学习了市面上所有小说的风格、用词、结构之后,这样是不是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种打击?那个时候人们是否还真的需要小说家?艺术也是同样的道理。

莫:我觉得,这件事要看在什么东西上进行。如果是商业行为,我觉得这是可行的。而且高效,比如我们需要通过爬虫算出:小红书上对于00后喜欢香水的类别价格,气味以及使用场景,他们搜索的关键词,从而去定位自己的产品。

我:但是算法有一个东西是没办法完全算到的,就是情绪,情绪之于人性,就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哲学问题,这个目前来说是算法没办法计算的。

01 信仰范畴:认知范畴分为理性范畴和信仰范畴,理性范畴可以通过逻辑进行证伪,但是信仰范畴无法通过逻辑,甚至是科学进行分析的,但是它或许真的存在。比如「证明恶魔不存在」。

02 算法人类:通过「信息茧房」进行思想统一性的人。当然,这是我对人工智能最坏的「揣摩」。认为统治者可以通过调整信息茧房的内容,来对沉迷算法推送内容的人们进行思想控制。

03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onojyun

  • 没有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