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ChatGPT 非常火爆,它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几乎能为所有行业提供无限便利。在过去的两个多月中,我对这个顶流工具进行了一番探索。在此期间,ChatGPT 能够快速、准确地辅助我完成段落翻译、语法检查、文本生成等任务,推动着我的科研流程变得更加高效、流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此,我想分享一些借助 ChatGPT 进行科研工作的经验和心得,以期能为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使用matplotlib为离散间隔数据绘制colorbar
在进行科研绘图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一个需求:①对多个图层采用相同的配色方案并依次导出;②把导出的各子图拼成一个大图像;③在大图中插入统一的目标色带。
前两步通常用 ArcGIS Pro 就可以搞定了。而在第三步时,ArcGIS Pro 的布局中虽也能生成色带,但有以下两个重要缺陷:1)生成离散性变量(如 Natural Breaks 等方法自动生成的间隔)会逐个展示颜色斑块与对应的范围,显得冗余而杂乱。如果有大于7个变量的话,会占用很大一块地方,造成画布空间的浪费(见下图);2)哪怕能够生成连续的色带,ArcGIS Pro 对于色带辅助信息(如刻度样式,上下标、符号等特殊文本,边框样式等)的自定义程度也很薄弱。
这两个缺陷难以在 ArcGIS 中克服。因此,我想使用 matplotlib 直接为离散间隔数据绘制 colorbar,经一番探索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绘制流程如下所述:
2022个人年终总结
这是BBC总结的2022,我在回望中憧憬未来。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我产生了一种「列车到站船靠岸」的感觉,这一路时有暴雨、时有光亮,但它最终还是踉踉跄跄地抵达了终点,我们这些乘客也都还平安无事。
转载:从改变思想到转变现实的入门小册子
全文转载近日看到的一篇文章。
前言
最近的你是否有点手足无措,无论你是否特意关注新闻,或是刷刷朋友圈,你都会看到铺天盖地的信息洪流,貌似有一股思绪正在暗暗涌动
你可以假装不在意地把他刷掉,过一会当作没有事情发生,继续看着你喜爱的抖音大哥哥/小姐姐,点赞朋友们吃喝玩乐的朋友圈——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早已卷入其中
所以你还是会关注事情的发展,看着时间轴上刷出来的信息,很多人(包括我)都很容易陷入一种同情、无助、愤怒、焦虑的负面情绪之中,表现在身体的影响就是容易产生食之无味、茶饭不思、失眠、乃至夜不能寐的症状
如果你出现了这种状况的话,你也许正在遭遇信息过载的袭击
所以我要给的第一个建议,也是从思想转变成现实最基本的建议——调整心理
调整心理
这可能是最简单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你不需要任何的外力帮助就可以开始,但很难圆满完成(包括我)
陷入信息过载的折磨之后,我自己的做法是,如果在周末,我会暂时关掉电视,放下手机,用我喜爱的娱乐活动让自己沉迷一下其中;如果我要上班,那么我会给自己设置一个番茄时钟,在一段时间内不摸鱼,专心完成工作
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让你在后续的行动中保持理智,不陷入疯狂,能够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路莽撞
我不希望社会事件本身对你没有造成伤害,但你对它的关注让你自己就受到伤害了
但这一步的难处是,就如同药物的依赖效应一样,戒掉对资讯的过度依赖也很难——资讯和药物一样,适度可以治愈人,但过度就会伤人
减小对网络通讯的迷信
虽然我自己一直都在吹捧沟通要隐私安全,加密,不受审查,疯狂推荐 Telegram / Session / Signal 等等等,但其实这些是属于个人迷信行为,万万不可学我(笑)
最明显的缺点是,网络通讯存在明显的单点故障
每个普通人应该都很简单地清楚,最简单阻止网络通讯的方法就是给你断网了——无论你用的加密手段多么厉害,聊的话多么暗喻频出也都没有办法
其次的招数还有单显删帖禁言封号亲自上门……数都数不完
其中任何一个方式都可以让网络通讯的可用性大打折扣,当它完全用不了的时候,我们再抛开对网络的依赖,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同时,太依赖网络通讯很容易会陷入本末倒置
努力地推广加密通讯软件,很容易让使用者认为自己已经参与行动了,从而提前宣告自己的抗争圆满成功——但其实根本就没有开始,这只是一厢情愿的错觉,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说话而已
对每个行动者而言,你要做的还可以更多
最后,网络让我们过分聚焦到远方,而让我们忽视了身边正在发生的苦难
也许大家都会知道北京、上海、乌鲁木齐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可能并不知道你的家人、你的邻居和你的朋友他们有没有陷入困境——大清零运动的第三年,我相信家家户户都有说不出的难处
他们的小事没有外人关注,甚至也没有家人的关注,更没有媒体报道,但却真真实实的正在发生
小人物唯一被外人看到的,也许是他们选择离开世界的那一刻(对不起)——他们用最悲剧的方式来对这个生活在的世界说了一声「不」,但他们原本可以轻轻地说,他们的话原本不应该被人群淹没
关心身边的人
现在,我们真正踏出了对外界有积极意义的一步
和你身边的人,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相识很久的人面对面聊天,哪怕是最简单的打招呼,嘘寒问暖,也要尝试着开始
在网络上隔着屏幕聊天,跟面对面聊天的感觉,差得实在是太远了——通讯录大多躺着的都可能只是点赞之交,最熟悉的永远是现实产生交集的朋友
它们引以为傲的网络的管制技术数一数二,但它们所有的手段都在现实交流中荡然无存,它们可以封掉虚拟世界的嘴,但现实世界说出来的话,它们管不着
我们习惯了很久的网络交流充满了杂音,会很容易让我们错以为自己是一个异端,是另类的孤鹜,但这一切都是设置好的电幕而已
面对面交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高效地找到跟你存在同样观点的同路人
俗话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面对面聊天让我们真正掌握进入和退出的主动权,我们很容易能与想熟悉的人没有阻碍地建立起联系,当这种形态又从每个个体之间相互开启的时候,那么就形成了组织
这一些现实的例子正在刚刚发生,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还可以让改变继续发生
言行一致
我们自发地选择做某个事情,不是别人叫你做什么就做,不是受到什么什么势力蛊惑,而是因为我们坚信的道理指导着我们的行动
但理想是丰满的,对完成这件事的阻碍非常现实——能力不足,缺乏条件,资源受限……
还有一个大家其实心知肚明的原因,那就是对后果的恐惧
这个恐惧来源于环境给我们套上了枷锁,有的是钱,有的是工作,有的是家庭
这个枷锁逼着我们做了相反走向的事情,背后是完全相反的道理,这真的很奇怪,为什么我的道理总是好像有力无处使?会做出一些言行不一的事情呢?
例子其实很多,我随便举一个——人名关天,但为何有人能阻止急救,你还乖乖听话呢?
很多人做违心事/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脑子看的是短期的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的和对他人的损害
看着亲人得不到救治,想着忍忍就过去了,总是有解决办法的
也许这一次你真的忍过去了,那下一次呢?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呢?是不是也要重蹈覆辙?
但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你连短期的利益也谋取不到,同时同一件事还发生在别人身上
你当初选择的言行不一,忍气吞声,是由所有人一起来承担的
你认为个人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我只是其中的少数,没有人支持和理解我」
但当你把上面的行动都做过一遍之后,你就发现上面的这句话,其实并不存在
让你形成这个错觉的原因,只是因为有理的人占大多数,而无理的人掌太多权罢了
你就有了不仅是说,还有做「不」和「要」的勇气
结尾
对的,没有了,就上面这么多了
上面的几个是我觉得对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非常通用的关键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当中,这些经验的确帮到了我自己,度过了一段非常不好的时光,在此花点小时间分享出来
具体做的行动,我想每个不同的人,都有大家独特而又适合自己的行为方式,因为
我们先是一个人,再与周围的人产生联系,最后构成了社会整体
而不是被定义成了一个整体,再被决定与谁产生什么联系,最后被塑造了成为谁
文笔非常不好,欢迎大家指教,如果想转发或转载可以以任何形式随意转载也不需署名
只能做一点小小的贡献,非常惭愧
我们共勉
原文链接:https://mykeyvans.notion.site/2d56d169c8a443cdb90851d3e18acb81
使用python为包含时间序列信息的散点图加上翅膀
散点图用两组变量在平面坐标系上构成多个坐标点,通过考察这些点的分布可以帮助判断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或相关关系。例如挖掘模型模拟与实测数据的关系等。那么,如果想借助散点图探求两个变量在多个年份的分布状况,以及探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二个变量之间将存在着怎样的路径移动,又该怎么实现呢?这里的重点在于怎样去表达第三个“时间”维度的变量信息。我在近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有趣的探索,在此分享给大家。
从 ArcGIS REST Server 上下载数据的两种方案
最近在读论文与访问别人网站的的时候,发现有许多作者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数据集等)上传到网络地图上供人访问,以促使开放科学发展与研究成果传播。其中有一类就是上传到 ArcGIS 的在线地图平台。存储在这一平台上的数据并不能“直接”下载到本地用于后续研究,因为它们并不是以 shapefile 或 geojson 等通用地理数据格式直接存储,而是保存在 ArcGIS Server 这一服务目录上,在使用时通过地图服务(Map Service)调用的。机缘巧合下,我琢磨出了两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快速从 ArcGIS REST 后端提取所需要的数据。
-
没有更多文章